秋声一叶桐,君复传消息。
君对我舒眉,我慕君抱德。
抽英何其迟,吐蕊应在即。
浥露若迎人,含风如守墨。
凭楼一望之,明月照颜色。
松竹匀丰姿,栽培并南国。
故人恰爱君,君意何默默。
机事待秋深,黄花赛篱北。
陶潜懒折腰,祇为君心直。
与尔结深知,炎凉情罔极。
秋声一叶桐,君复传消息。
君对我舒眉,我慕君抱德。
抽英何其迟,吐蕊应在即。
浥露若迎人,含风如守墨。
凭楼一望之,明月照颜色。
松竹匀丰姿,栽培并南国。
故人恰爱君,君意何默默。
机事待秋深,黄花赛篱北。
陶潜懒折腰,祇为君心直。
与尔结深知,炎凉情罔极。
这首《登楼对菊》由明代诗人梁必强所作,描绘了诗人登高远眺,面对菊花时的内心情感与自然景象的交融。
首先,诗中以“秋声一叶桐”开篇,巧妙地将秋天的肃杀之气与落叶的声音融入画面,营造出一种静谧而略带萧瑟的氛围。接着,“君复传消息”,似乎在暗示诗人收到了远方友人的讯息,引发了他对友情的深切怀念和期待。
“君对我舒眉,我慕君抱德。”这两句通过细腻的心理描写,展现了诗人与友人之间深厚的情感交流,以及对对方品德的钦佩。接下来,“抽英何其迟,吐蕊应在即。”则以菊花的生长过程为喻,表达了时间的流逝与等待的耐心。
“浥露若迎人,含风如守墨。”这两句运用拟人化的手法,生动地描绘了菊花在露水和微风中的姿态,既表现了自然界的和谐之美,也寄托了诗人对美好事物的向往。
“凭楼一望之,明月照颜色。”诗人站在楼上,仰望明月,月光洒在菊花上,赋予了它们独特的光彩,这一场景不仅美轮美奂,也象征着诗人内心的宁静与超脱。
“松竹匀丰姿,栽培并南国。”这里以松竹的挺拔与菊花的雅致相映成趣,不仅展现了自然界的多样之美,也寓意着不同品格的和谐共存。
“故人恰爱君,君意何默默。”诗人表达了对友人的深情厚谊,同时也流露出对友人内心世界的深深理解与尊重。
最后,“机事待秋深,黄花赛篱北。”预示着秋天的深入,菊花盛开,仿佛在篱笆北边举行了一场盛大的宴会,象征着收获与喜悦的到来。
“陶潜懒折腰,祇为君心直。”引用陶渊明的典故,表达了诗人对自由与真挚情感的追求,以及对友情的珍视。
“与尔结深知,炎凉情罔极。”诗人与友人之间的深厚情谊超越了季节的冷暖,体现了友谊的永恒与无尽。
整体而言,《登楼对菊》通过细腻的笔触和丰富的意象,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欣赏、对友情的珍视以及对内心情感的深刻表达,是一首充满哲思与美感的佳作。
琳宫仙客紫微郎,大笔由来远擅场。
三接恩光倾弁冕,五花文綵照缣缃。
蛟龙岂久逃雷雨,琏璧终须属庙堂。
莫惜当欢同尽醉,主人龚召客常杨。
于自住境,见与见缘。如梦能所,如蜜中边。
帷具正眼,入此三昧。如妙莲华,出缘生海。
祖师活意,如来密机。成就众生,如鹍鹏飞。
使其自化,不由他悟。秀出丛林,光于佛祖。
趋灭陕右,诞生江南。暗中五色,天下云庵。
以如是观,觉知见闻。性等太虚,卓然而存。
示其身世,如空忽云。应缘上洛,寄名李氏。
在龆龀中,俨大乘器。坐必跏趺,行必直视。
十二落发,二十受具。能于诸佛,放身命处。
解衣盘礴,从容笑语。江西指佛,即心最的。
初亦不然,回首乃识。如眼照物,了證无惑。
燕坐并汾,声动天壤。有所问诘,戒莫妄想。
两朝致敬,累召不往。终不得已,别道以行。
盖视死生,洞若户庭。出入去来,物莫能撄。
众生拘囚,如蝇唾污。公如香象,卓立回顾。
摆坏缰锁,自在而去。公之所养,一至于兹。
人英僧杰,龙章凤姿。谥曰大达,宪穆之师。
《大达国师无业公画像赞》【宋·释德洪】以如是观,觉知见闻。性等太虚,卓然而存。示其身世,如空忽云。应缘上洛,寄名李氏。在龆龀中,俨大乘器。坐必跏趺,行必直视。十二落发,二十受具。能于诸佛,放身命处。解衣盘礴,从容笑语。江西指佛,即心最的。初亦不然,回首乃识。如眼照物,了證无惑。燕坐并汾,声动天壤。有所问诘,戒莫妄想。两朝致敬,累召不往。终不得已,别道以行。盖视死生,洞若户庭。出入去来,物莫能撄。众生拘囚,如蝇唾污。公如香象,卓立回顾。摆坏缰锁,自在而去。公之所养,一至于兹。人英僧杰,龙章凤姿。谥曰大达,宪穆之师。
https://shici.929r.com/shici/xUDDD.html
潜庵九十一,自是百岁人。
造物偶遗漏,顿置漳水滨。
先禅江西来,邈得渠侬真。
展挂雪色壁,毛发皆精神。
三玄合水乳,五位透金尘。
譬如百衲帔,岁晚思惠新。
臊僧不肯信,眼肉悬千斤。
飞兔略燕楚,敏若臂屈伸。
衲子参活意,击电飞机轮。
宁如臊僧徒,蠢蠢粘唾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