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道真虚席,心知必数公。
宾王欺钓筑,君实误儿童。
天在升平外,春归小雪中。
何曾忘诸老,渠自爱松风。
人道真虚席,心知必数公。
宾王欺钓筑,君实误儿童。
天在升平外,春归小雪中。
何曾忘诸老,渠自爱松风。
这首诗是南宋时期诗人杨万里的作品,名为《纪闻》。全诗深含哲理,通过对自然界的观察,抒写了人生真伪和世事无常的主题。
“人道真虚席”一句,以比喻的手法揭示了人间真实与虚幻的界限,如同座椅一般,看似坚固却可能瞬息倾覆。接下来的“心知必数公”则强调了内心对于真理的追求和认知,是一份沉甸甸的心灵体验。
“宾王欺钓筑,君实误儿童”两句,用古代宾王相欺的故事比喻世人往往被表象所蒙蔽,以至于误入迷途,如同儿童一般无知。这里诗人借历史典故,批判了当时社会的虚伪和人们的盲目。
“天在升平外,春归小雪中”则转向自然界的描述,描绘了一幅春雪交融的景象。在这里,“天在升平外”表现了诗人对超然物外的追求,而“春归小雪中”则是时间流逝与季节更迭的写照。
最后两句“何曾忘诸老,渠自爱松风”,表达了诗人对于古人智慧和自然之美的怀念与热爱。这里的“诸老”指的是古代贤哲,而“渠自爱松风”则是对自然界中坚韧不拔之物——松树的赞美,以及对清风的喜爱。
总体来说,这首诗通过对人生、自然和历史的反思,展现了诗人对于真理与永恒的追求,以及对于世态炎凉的深刻洞察。
游山有秘诀,窍在觅施主。
慨自温塘归,饥肠响雷鼓。
雅人坐一船,雅极愁不语。
望中得磁溪,壮气生脾土。
明知岁不恶,破例吃大户。
访旧巧立名,佯佯吾甚武。
退公惠然来,酒馔温尊俎。
劝我尽量去,特地赈饿虎。
一饱百虑静,诗作蚕丝吐。
船头指尖峰,火苗辨前古。
我戏叩我腹,吾何负于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