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春词》
《春词》全文
唐 / 元稹   形式: 七言绝句  押[先]韵

一双玉手十三弦,移柱高低落鬓边。

即问向来弹了曲,羞人不道《想夫怜》。

(0)
注释
一双:两只,这里指弹琴人的双手。
玉手:形容手洁白细腻,如同美玉。
十三弦:古筝等传统乐器通常有多个弦,这里以十三弦代指乐器。
移柱:调整琴弦的音高,通过移动定音的码子实现。
高低:调节弦的松紧,控制音的高低。
落鬓边:形容弹奏时头发轻柔地落在脸颊旁。
即问:立刻有人问起。
向来:刚才。
弹了曲:弹奏的曲子。
羞人:使人害羞,这里指女子感到羞涩。
不道:不愿意说。
《想夫怜》:曲名,意指思念丈夫的曲子。
翻译
一双洁白如玉的手在十三根琴弦上跳跃,随着琴柱的上下移动,发丝轻拂过她的面颊。
当被问及刚才弹奏的是什么曲子时,她羞涩地不愿说出,那是令人思念情郎的《想夫怜》。
鉴赏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元稹的作品,名为《春词》。从这四句中,我们可以感受到诗人对美好事物的细腻描绘和深情表达。

“一双玉手十三弦,移柱高低落鬓边。”这里,诗人用“一双玉手”来形容弹奏古琴的人的手,这种比喻不仅体现了手的柔美,也暗示了演奏者的高雅与修养。“十三弦”则是对古琴的具体描写,而“移柱高低落鬓边”则展现了音乐的起伏变化,以及它如同诗人情感的流淌,自然而不做作。

“即问向来弹了曲,羞人不道《想夫怜》。”这两句表达了诗人对于过去美好的记忆的追问和对现实中美好事物不再存在的哀伤。“羞人”二字流露出诗人的内心世界,他似乎在为自己当年未能充分珍惜这些美好而感到羞愧。而“《想夫怜》”可能是古琴曲名,或者是诗人对过去美好的回忆的总结。

整体来看,这首诗通过描写音乐和手势,展现了诗人对于美好事物的深切感受,以及面对美好消逝时的无奈和哀愁。元稹在这里展现了一种淡雅脱俗的情怀,他以古琴为媒介,将内心的感慨与情绪传达得淋漓尽致。

作者介绍
元稹

元稹
朝代:唐   字:微之

元稹(779年—831年),字微之,别字威明,河南府东都洛阳(今河南洛阳)人,唐朝著名诗人、文学家,父元宽,母郑氏,为北魏宗室鲜卑族拓跋部后裔,北魏昭成帝拓跋什翼犍十四世孙。元稹聪明机智过人,少时即有才名,与白居易同科及第,并结为终生诗友,二人共同倡导新乐府运动,世称“元白”,诗作号为“元和体”。但是元稹在政治上并不得意,虽然一度官至宰相,却在觊觎相位的李逢吉的策划下被贬往外地。
猜你喜欢

题龙池庵(相传伏虎禅僧开山处,山顶有龙井

远游为访白云岩,转尽孤峰路更南。
龙见小身时出井,虎驯大士旧开庵。
禅心客思俱潭水,古佛寒松共石龛。
坐对老僧无一事,夜深相与说《楞严》。

(0)

丹阳别王道思

久已废逢迎,萧然世外情。
因君访茅屋,相送到江城。
远岫雪中绿,寒流冰下行。
可堪此时别,独自返柴荆。

(0)

游阳羡南山

到处暗杉松,多言路不通。
却从青嶂外,转入绿园中。
谷口逢茶女,溪边狎钓童。
勿嫌疏散甚,吾亦是愚公。

(0)

赠都督万鹿园二首次思节韵

寒宵清啸杂征鼙,抚剑刘琨本善诗。
开幕待降收死力,隔江遣谍刻还期。
功须因败番成巧,算恰当机不见奇。
长子帅师今在尔,道傍筑室莫轻为。

(0)

赠俞虚江参将三首

将军意气敻无伦,感激宁辞血战频。
手搏鬼夷尝百种,身悬鲸海历三春。
扫空巢穴多深夜,夺得艅艎数人。
此日渠魁当授首,策勋早见上麒麟。
¤

(0)

副总兵马芳芳陷虏中十二年而归在虏中亦称为

穹庐元以射雕称,一骑常先万马腾。
意气肯甘胡地老,勋名终属汉坛登。
斫残右臂方挥刃,殪尽追锋未释冰。
归自虏中还破虏,古来名将亦谁曾。

(0)
诗词分类
幼儿必背 小学必背 初中必背 高中必背 秋天 菊花 梅花 春节 读书 七夕 春天 爱国 哲理 送别 端午节 思念 友情 月亮
诗人
陈玉璂 宝鋆 孟简 林之奇 陈文烛 崔护 颜师古 周子义 石达开 文震亨 赵桓 薛令之 范缜 邢邵 韩缜 于良史 黄龟年 王应麟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