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谢莺声送酒杯,一诗成似一花开。
古稀已在羲皇上,难老还如稚子来。
心共青兰春箭发,吟随白鸟暮声回。
溪边正可垂生钓,作鲙相期向小台。
多谢莺声送酒杯,一诗成似一花开。
古稀已在羲皇上,难老还如稚子来。
心共青兰春箭发,吟随白鸟暮声回。
溪边正可垂生钓,作鲙相期向小台。
这首诗由明代末年至清代初期的诗人屈大均所作,名为《奉和澹翁六叔父开春病起之作(其三)》。诗中运用了丰富的意象与情感,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生命以及时间的独特感悟。
首联“多谢莺声送酒杯,一诗成似一花开”,以莺鸣之声喻为自然界的美好音符,仿佛是春天的使者,将诗人的心境引向愉悦与创作的灵感。诗如同花朵般在心中绽放,形象地描绘了诗人在春日里灵感勃发的情景。
颔联“古稀已在羲皇上,难老还如稚子来”,表达了诗人对时光流转的感慨。古稀之年,仿佛已步入远古时代,而内心却依然保持着年轻的心态,如同稚子一般充满好奇与活力。这种对比,既是对岁月流逝的无奈,也是对保持童真之心的向往。
颈联“心共青兰春箭发,吟随白鸟暮声回”,进一步深化了对自然与内心的关联。青兰象征着纯洁与生机,春箭则暗示着万物复苏的力量。诗人的思绪随着白鸟的暮声回响,仿佛与自然融为一体,心灵得到了净化与升华。
尾联“溪边正可垂生钓,作鲙相期向小台”则是对生活的诗意化描述。在溪边垂钓,不仅是一种休闲方式,更是一种与自然和谐共处的生活态度。诗人期待着与友人共享这美好的时刻,通过制作鱼脍来庆祝这份宁静与喜悦。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象的细腻描绘,以及对个人情感与生命哲理的深刻思考,展现了诗人独特的审美情趣和人生观。它不仅是一首表达个人情感的诗歌,也蕴含了对自然、时间、生活等多重主题的深刻洞察。
老膻裹骨木叶山,飞楼突起穹庐间。
云是阏支好风节,快斧斫断红丝腕。
红丝腕,为谁断?群酋什什圹中满。
赵家侍儿言太迫,阏支面赤情额额。
岂如南朝司户妻,断臂旌门大字题。
东舟小儿食虎气,引得南兵石桥至。
抹搭河边牝豕啼,孽风吹楼作平地。
君不见天宝时,云雨丧师君不知。
宦官高力士,独为君言之。力士忧国岂可卑?
又不见,建炎春,盗炎真州君不闻。
宦官却成章,上疏疵大臣。成章忧君君反嗔。
于乎,咸淳师相势绝伦,襄樊蔽匿谁敢云?
漏语一杀宫中嫔。
东万山之罗络兮,恒赤城之盘纡。
琼台方古郁以出没兮,聚仙佛之所庐。
东海之嵬岸兮,架金梁之凌虚。
裒灵修之播迁兮,来仙伯以导舆。
赤子兮如鱼,纷望思兮鼎湖。
嗟山川其如昨兮,眇风景其愁予。
望海屋兮渠渠,挽飞飙兮以为车。
上下风雨兮出入太初,下视弱水兮黄尘满区。
仙耶释耶?吾不知何谁兮,羌从汝兮归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