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男十五学棹讴,大男前年能竞舟。
办作神筵赛寒食,并将犀炬照潜虬。
中男十五学棹讴,大男前年能竞舟。
办作神筵赛寒食,并将犀炬照潜虬。
这首元代诗人柳贯的《洪州歌(其十三)》描绘了洪州地区人们在寒食节期间的习俗活动,尤其是与划船和祭祀相关的场景。
“中男十五学棹讴,大男前年能竞舟。” 开篇即点明了年龄层次,十五岁的少年开始学习划船唱歌,而年纪稍长的大男们则在前一年已经能够参加激烈的划船比赛。这里不仅展现了洪州地区青少年的成长与技能习得,也暗示了当地划船活动的普及与重要性。
“办作神筵赛寒食,并将犀炬照潜虬。” 后两句则转向了节日的庆祝方式。寒食节期间,人们准备丰盛的祭品,举行祭祀活动以纪念先人或祈求神灵保佑。同时,使用犀角制成的火炬照亮水下的龙,这一细节既体现了对自然神灵的敬畏,也可能是对水神或龙王的祭祀仪式,寓意着对水域安全的祈愿。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生动的场景描绘,展现了元代洪州地区独特的民俗风情和人们对自然、祖先的敬仰之情,同时也反映了当时社会生活的某些侧面。
群峰插天瘦千束,瘦比吾园四墙竹。
竹以池水写清深,山亦写之太湖绿。
环我山中如竹中,但有秋气无秋风。
忽收远翳出斜日,照山变作千芙蓉。
芙蓉摇摇动湖影,水底赪霞拓千顷。
霞光在水日在山,日落山昏水天静。
扑襟飒飒湖雨来,合岚为云低不开。
揭云乱叶不避雨,绕吾衣袖相盘回。
斯时吾心了无著,僧打空钟倚高阁。
天将元籁散清寥,客有奇思破崖崿。
钟残雨止肩舆行,下窥万仞多明星。
明星非星乃灯火,一路千灯接到城。
忽悬孤月千灯上,掩蔽群峰作屏障。
峰根不见太湖流,但听峰心出渔唱。
商籁出西昴,万绿扫如雨。
至泬接明澥,流爽布层宇。
乃知刊其靡,淳闷始还古。
元龙根夙慧,入劫阅愁苦。
晚悔得坚定,守道绝龃龉。
词绮谢青兕,神超秉元麈。
太华悬明蝫,瑶琴倚松抚。
采芝有仙客,栖灵眇丹侣。
流声忽中感,凌飙想鸾举。
愿炙云和笙,相偕奏大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