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炙砚图为黄太守丈题》
《炙砚图为黄太守丈题》全文
清 / 姚燮   形式: 古风

人偶旷衣食,遂苦身寒饥。

砚虽菽帛殊,寸念实与依。

葵衣道人志勤苦,淬掌薰心茧爪距。

青年磨砻到头白,几尽隃麋三百杵。

光芒万丈抗李杜,病臂还能挽强弩。

朔风满野城云凝,积雪在树河水冰。

案头湘管冻欲秃,墨光浮砚生嶒崚。

道人曰嘻吾如何,安能坐待春风和?

拥毡笼帽听閒暇,驰驹白日空中过。

铜钴炽炭如炙?,玉池麝气吹元波。

槃礴长挥十百纸,不知天地寒嵯峨。

当年画省鸣玉珂,綵笔曾倩宫嫔呵。

归来田园事著作,犹与万古相切劘。

人生闭门良足乐,嗟我江湖笔频橐。

太白高峰对吟阁,凭几无人窣低幕。

晓日曈曈语寒雀,隔水梅花自开落。

明当归去效蛰坯,穷老终身亦不恶。

(0)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道人对砚台的深厚情感与执着追求。诗中通过对比“人偶旷衣食”与道人“勤苦”的生活状态,展现了道人对砚台的珍视与投入。道人以掌心之热、心之专注,以及不辞辛劳的磨砺,将砚台打磨至“光芒万丈”,甚至可与李白、杜甫相媲美。诗中还描绘了严冬时节,道人独自在寒冷中工作的情景,但其内心却充满了艺术创作的热情与满足。

诗的后半部分转而描述了道人在冬日里工作的场景,他以毡帽遮挡寒风,沉浸在创作之中,仿佛时间在他眼中已不再流逝。通过“铜钴炽炭”、“玉池麝气”等细节,营造出一种温暖而充满艺术氛围的画面。道人挥毫泼墨,不觉天地之寒,展现出其艺术创作的忘我境界。

最后,诗中提到道人可能即将离开,回归自然,过着简单而充实的生活,表达了对艺术与自然和谐共存的美好向往。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描写,展现了道人对艺术的热爱与执着,以及在艰苦环境中追求艺术极致的精神。

作者介绍
姚燮

姚燮
朝代:清   字:梅伯   号:复庄   籍贯:浙江镇海(今宁波北仑)   生辰:1805—1864

姚燮(1805—1864)晚清文学家、画家。字梅伯,号复庄,又号大梅山民、上湖生、某伯、大某山民、复翁、复道人、野桥、东海生等,浙江省宁波市(镇海县)北仑区人。道光举人,以著作教授终身。治学广涉经史、地理、释道、戏曲、小说、红学、诗歌、书画。著有《今乐考证》、《大梅山馆集》、《疏影楼词》等。
猜你喜欢

得王子衡赣榆书

万里一书劄,逾年传帝都。

窜身天地远,垂泪海云孤。

柳送燕台骏,花留汉殿凫。

赤霄终道路,白发且江湖。

(0)

寄任司训

不见任公子,飘飘旅客魂。

苦吟惟白发,生计有清尊。

散吏真兼隐,荒城不异村。

人间好事者,谁到广文门。

(0)

过子容有怀献吉

故友何人在,常时独尔游。

停杯思北海,跃马为南州。

雨助鸣蛩夕,风惊过雁秋。

有怀俱不减,携手重迟留。

(0)

送范以载之南京

不见君山面,看君意独哀。

曾陪竹林醉,今识仲容才。

骏马登台去,苍生揽辔来。

春江暮云树,愁望北帆开。

(0)

袁秀才书院芍药

亦是倾城色,开仍傍杏坛。

日迟深院落,风转曲阑干。

不恨先桃李,皆言胜牡丹。

春华惟在此,游客好相看。

(0)

游坚山阮生谈西岩险绝予未尝到

闻尔西岩上,经行此路艰。

风高吹独立,云细袅难攀。

目送千峰尽,身随一鸟还。

更传僧八十,终日闭松关。

(0)
诗词分类
闺怨 羁旅 奉和 赞颂 应制 离愁 伤春 忆昔 闺思 黄河 访友 劝勉 喜悦 竹子 客愁 写山 写鸟 亲情
诗人
隐峦 张君房 韦迢 令狐德棻 王炎午 白敏中 李燔 牛僧孺 许善心 崔玄亮 顾云鸿 赵匡胤 蔡温 于頔 李侗 鹿善继 陈道复 毕仲衍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