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孙不乞人间巧,故使秋云蔽月辉。
银汉晚烟迷鹤驭,玉霄凉雨溅仙衣。
更无綵结看蛛缀,秪想桥成有鹊飞。
独立秋风倍惆怅,通津何处问榰机。
天孙不乞人间巧,故使秋云蔽月辉。
银汉晚烟迷鹤驭,玉霄凉雨溅仙衣。
更无綵结看蛛缀,秪想桥成有鹊飞。
独立秋风倍惆怅,通津何处问榰机。
这首《七夕雨》描绘了七夕之夜,雨中望月的情景,充满了浪漫与哀愁。诗人薛瑄以细腻的笔触,将自然景象与情感巧妙融合。
首联“天孙不乞人间巧,故使秋云蔽月辉”,开篇即点出主题,以“天孙”暗指织女,暗示七夕佳节,却因秋云遮蔽,使得月光黯淡,巧遇难寻,营造了一种淡淡的失落感。
颔联“银汉晚烟迷鹤驭,玉霄凉雨溅仙衣”,进一步渲染了雨夜的氛围。银汉,即银河,晚烟弥漫,仿佛仙鹤驾云而来,却又被烟雾所迷,而“玉霄凉雨溅仙衣”则描绘了仙人般的雨滴洒落在仙衣上,既神秘又凄美。
颈联“更无綵结看蛛缀,秪想桥成有鹊飞”,转而写到蜘蛛在雨中织网,但织女与牛郎相隔银河,无法通过彩线相会,只有鹊桥传说中的喜鹊飞来搭桥。这一联巧妙地将传统节日习俗与现实情境相结合,表达了对爱情美好愿望的向往与无奈。
尾联“独立秋风倍惆怅,通津何处问榰机”,诗人独自站在秋风中,更加感到内心的惆怅。这里的“通津”可能指的是沟通两人的桥梁或途径,“榰机”则可能是指支撑织布机的柱子,象征着织女的劳作与等待。这一联表达了诗人对爱情难以实现的深深感慨和对未来的迷茫。
整体而言,《七夕雨》通过对七夕雨夜的细腻描绘,展现了诗人对爱情的深情寄托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同时也流露出一丝淡淡的忧伤和对现实的无奈。
春未来时花未觉,春欲去时花又落。
莫言世事无始终,春亦于花太情薄。
我今问花并问春,司花司春者何人。
空中髣髴有神语,此当问之于大钧。
不如再作问钧赋,赋成直上天门去。
扣天乞与花长春,免使花飞怨春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