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绿方怨干,山中自微雨。
山林长髯樵,手携独僧语。
破梦游始天,黄唐转非古。
所忧俗未湔,就之适遭拒。
层台悬危梯,风矫薄衣举。
六合秋无归,尽归此台贮。
远见海气黄,攕攕动鸿羽。
颓阳不肯高,大地变黄土。
安得瓠巴琴,萝阴枕霞抚。
左揽金母歌,右招玉娥舞。
万绿方怨干,山中自微雨。
山林长髯樵,手携独僧语。
破梦游始天,黄唐转非古。
所忧俗未湔,就之适遭拒。
层台悬危梯,风矫薄衣举。
六合秋无归,尽归此台贮。
远见海气黄,攕攕动鸿羽。
颓阳不肯高,大地变黄土。
安得瓠巴琴,萝阴枕霞抚。
左揽金母歌,右招玉娥舞。
这首诗描绘了作者在游览头陀岩、百宝台、寿峰塔、清水庵等胜地时的所见所感,充满了对自然美景的赞美和对人生哲理的思考。
首句“万绿方怨干,山中自微雨”,以绿叶的生长与雨水的滋润相呼应,营造出一种生机勃勃的氛围。接着,“山林长髯樵,手携独僧语”描绘了山林中的生活场景,长髯樵夫与独行僧侣的对话,增添了诗的意境深度。
“破梦游始天,黄唐转非古”表达了作者在游览过程中对历史与现实的思考,仿佛在梦中游历,又回到了古代的黄帝、唐尧时代,但又觉得这一切都不再是过去的样子。
“所忧俗未湔,就之适遭拒”反映了作者对世俗的忧虑以及在寻求精神寄托时遇到的困难,表现出一种孤独与无奈的情感。
“层台悬危梯,风矫薄衣举”描绘了攀登险峻山峰的情景,风起时衣袂飘扬,既展现了自然的力量,也象征着人生的起伏。
“六合秋无归,尽归此台贮”表达了作者对自然美景的留恋,似乎想要将这无限的秋色收藏于心中。
“远见海气黄,攕攩动鸿羽”描绘了远处海面上的景象,海气翻腾,大雁振翅飞翔,画面生动而富有动态感。
“颓阳不肯高,大地变黄土”通过夕阳西下,大地逐渐被黄昏笼罩的景象,暗示时间的流逝和生命的短暂。
“安得瓠巴琴,萝阴枕霞抚”表达了作者渴望拥有像瓠巴那样的音乐才能,在山间的藤萝下抚琴,享受自然与艺术的和谐之美。
“左揽金母歌,右招玉娥舞”则是对神话传说中金母和玉娥的想象,象征着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追求。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描绘和深刻的思考,展现了作者对自然美景的热爱、对人生哲理的探索,以及对理想生活的向往,是一首充满情感与哲思的作品。
圣策招怀万里戎,累年南向不弯弓。
休论边使千金费,绝胜争城百战功。
古驿玻瓈晨煖酒,隆山狐貉暮排风。
归途剩记殊方事,付与麟台逸史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