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当赐沐,幸同官属休。
于时舆梁成,径绝苍江流。
山灵念我来,遂使蒙雨收。
林端膏泽滋,岩际阳光浮。
倚杖送飞云,列席俯沧洲。
所携坐上客,不减枚与邹。
被服玳瑁簪,辞华珊瑚钩。
樽中潇湘清,引满更献酬。
欲观南东亩,往登西北楼。
其下岛屿出,凄然洞庭秋。
将归各赋诗,聊复记此游。
今日当赐沐,幸同官属休。
于时舆梁成,径绝苍江流。
山灵念我来,遂使蒙雨收。
林端膏泽滋,岩际阳光浮。
倚杖送飞云,列席俯沧洲。
所携坐上客,不减枚与邹。
被服玳瑁簪,辞华珊瑚钩。
樽中潇湘清,引满更献酬。
欲观南东亩,往登西北楼。
其下岛屿出,凄然洞庭秋。
将归各赋诗,聊复记此游。
这首宋诗描绘了诗人晁公溯与同事在十月晦日一同游览九顶山并登临万景楼的场景。诗人沐浴更衣后,与官属们一同享受休假时光,山水之间显得格外宁静,仿佛山神也为他们的到来而降下甘霖。沿途景色宜人,阳光透过林间洒落,他们在山上倚杖欣赏白云飘荡,俯瞰沧江之滨。
诗中提及的宾客皆为文人雅士,穿戴华丽,饮酒作乐,气氛热烈。他们不仅畅饮佳酿,还计划观赏南东的农田和西北的高楼,感受自然与人文的交融。登高远眺,洞庭湖的秋意更添几分凄美。最后,他们约定各自赋诗记录这次难忘的游历,体现了宋代文人的风雅情趣和对自然的热爱。整首诗语言流畅,意境优美,展现了诗人与友人共度的美好时光。
陇西余虑,到潍阳秦台,空来空去。
贵府推官同太守,相访临归叮嘱。
壬戌新正,欲邀到府,未见先生许。
处玄重答,这里元宵亦做。
四序孰悟三元,天官赐福,下救阴灵苦。
生在中华崇道德,世赞名传千古。
大醮洪禧,青词奏圣,感应应难遇。
文山作醮,白龟莲衬王祖。
论修行,翁甚喜,津堪作琼浆。清火赫,颠倒吉还昌。
显金乌甚朗。中现、玉兔精详。谈正,处暑气变成霜。
当。内宝,珍珠璧,一一收藏。尤良善善,性烛施张。
现灵明愈耀,中土、本有真光。
冥点,烟散尽,堪庆满庭芳。
东方甲乙。见青芽吐,早应时律。
南阳正现红焰,初将炽、炎炎浓密。
西动金风飒飒,致清爽、往来飘逸。
北气候,祁寒严凝,聚结成冰瑞中吉。
肝心肺肾勿令失。四门开、莹彻都归一。
金丹辕在空外,明耀显、五光齐出。
上透青霄,唯占逍遥自在宁谧。
到此际、还得无为,永永绵绵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