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泛归槎锦水浔,一尊岐路惜分襟。
明河夜落西征赋,白日秋悬近侍心。
七泽风高闻断雁,五陵花发待华簪。
经途不负淮南约,迟尔同扳桂树林。
共泛归槎锦水浔,一尊岐路惜分襟。
明河夜落西征赋,白日秋悬近侍心。
七泽风高闻断雁,五陵花发待华簪。
经途不负淮南约,迟尔同扳桂树林。
这首诗是明代诗人陈吾德所作的《别舒汝德给舍兼订春还之约》。诗中描绘了与友人分别时的情景,充满了深情厚谊和对未来的期许。
首联“共泛归槎锦水浔,一尊岐路惜分襟”,开篇即以“共泛归槎”描绘出与友人一同乘舟归家的画面,而“锦水浔”则增添了景色的华美与诗意。接着,“一尊岐路惜分襟”表达了在离别的路上,因即将与挚友分离而感到的不舍之情。
颔联“明河夜落西征赋,白日秋悬近侍心”,运用了丰富的意象。明河(银河)与西征赋相结合,营造了一种壮阔而又略带悲凉的氛围;白日秋悬则描绘了友人离去后,诗人内心如同秋天般空旷与寂寥。这两句通过时空的转换,展现了诗人对友人离去的深切思念。
颈联“七泽风高闻断雁,五陵花发待华簪”,进一步深化了离别的哀愁。七泽风高,断雁哀鸣,象征着离别与孤独;五陵花发,华簪待人,则寄托了诗人对友人归来之日的期待与憧憬。这一联巧妙地将自然景象与情感相融合,使得离别的哀愁与对未来的希望交织在一起。
尾联“经途不负淮南约,迟尔同扳桂树林”,表达了诗人对与友人重逢的坚定信念。虽然现在面临离别,但心中有约,未来终会相聚。桂树林作为美好与吉祥的象征,预示着两人友谊的长久与深厚。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离别场景的细腻描绘和对未来相聚的期许,展现了深厚的友情与对美好未来的向往。语言流畅,情感真挚,是一首富有感染力的送别之作。
稽首十方佛,弥陀圣中尊。
方等修多罗,一切法宝藏。
观音及势至,大地菩萨僧。
我以诚信心,刻板并印造。
阿弥陀经卷,及以正信偈。
旋造各一万,施四众受持。
偈以发信心,经以资读诵。
若有每日中,至少诵三卷。
年诵千八十,十年万八百。
况复多诵者,及历多年数。
如是积功德,自然生佛前。
我此万卷经,随所流布处。
极少得一人,诵持生净土。
我愿承此力,决定生彼国。
况复于多人,人亡经复在。
展转相传授,是名无尽灯。
灯灯相照耀,破生死长夜。
显出佛菩提,究竟悉同生。
常寂光净土,持此清净福。
回向奉君亲,我国圣帝王。
及圣后圣位,仁寿各万年。
覆育群氓类,我父母眷属。
怨亲非怨亲,咸承胜善根,同生安养国。
《为檀越写弥陀经正信偈发愿文》【宋·释遵式】稽首十方佛,弥陀圣中尊。方等修多罗,一切法宝藏。观音及势至,大地菩萨僧。我以诚信心,刻板并印造。阿弥陀经卷,及以正信偈。旋造各一万,施四众受持。偈以发信心,经以资读诵。若有每日中,至少诵三卷。年诵千八十,十年万八百。况复多诵者,及历多年数。如是积功德,自然生佛前。我此万卷经,随所流布处。极少得一人,诵持生净土。我愿承此力,决定生彼国。况复于多人,人亡经复在。展转相传授,是名无尽灯。灯灯相照耀,破生死长夜。显出佛菩提,究竟悉同生。常寂光净土,持此清净福。回向奉君亲,我国圣帝王。及圣后圣位,仁寿各万年。覆育群氓类,我父母眷属。怨亲非怨亲,咸承胜善根,同生安养国。
https://shici.929r.com/shici/qytfcExndG.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