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光无远近,都讶艳阳时。
蝶稚初涂粉,蚕眠欲咡丝。
陇云归雁早,海日到窗迟。
惆怅芳菲里,佳期那得知。
春光无远近,都讶艳阳时。
蝶稚初涂粉,蚕眠欲咡丝。
陇云归雁早,海日到窗迟。
惆怅芳菲里,佳期那得知。
这首《春思》由明代诗人区大相所作,描绘了春天的细腻情感与景象。
首句“春光无远近,都讶艳阳时”开篇即点出春光的美好,无论身处何地,都能感受到阳光的温暖与明媚,仿佛整个世界都被春意盎然所包围。接着,“蝶稚初涂粉,蚕眠欲噀丝”两句,以蝴蝶和蚕为喻,生动展现了春天生机勃勃的景象。蝴蝶幼虫刚刚脱壳,身上还带着淡淡的粉嫩色彩;而蚕正处在睡眠阶段,即将吐出细长的丝线,预示着新生与希望。
“陇云归雁早,海日到窗迟”则通过自然界的景象变化,进一步渲染了时间的流转与季节的更替。早归的雁群在辽阔的天空中飞翔,而海上的日出却迟迟未能映照在窗前,暗示着时光的缓慢与静谧之美。
最后,“惆怅芳菲里,佳期那得知”表达了诗人内心的复杂情感。在繁花似锦的春日里,诗人或许在期待着某个美好的约会或时刻,但这份期待却难以确切得知,留下了一丝淡淡的忧伤与期待。
整首诗通过对春天景物的细腻描绘,以及对内心情感的微妙表达,展现了诗人对美好事物的向往与珍惜,同时也流露出一丝淡淡的失落与期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