旅馆闭昏昼,迥与世人隔。
凄凄破牖风,阴阴陋巷雪。
妇孺日号寒,炊烟屡断绝。
时读古人书,往往慕前哲。
高诣岂能追,固穷亦素悦。
志士蕴苦衷,沟壑非云烈。
顾兹母氏灵,乡关远难涉。
中心怆以摧,愁肠己寸裂。
自分祸患馀,久为人不屑。
讵知一遇君,义气动颜色。
游好非平生,情同麦舟切。
结契方自兹,谁堪倏离别。
赋诗未终篇,感君泣呜咽。
旅馆闭昏昼,迥与世人隔。
凄凄破牖风,阴阴陋巷雪。
妇孺日号寒,炊烟屡断绝。
时读古人书,往往慕前哲。
高诣岂能追,固穷亦素悦。
志士蕴苦衷,沟壑非云烈。
顾兹母氏灵,乡关远难涉。
中心怆以摧,愁肠己寸裂。
自分祸患馀,久为人不屑。
讵知一遇君,义气动颜色。
游好非平生,情同麦舟切。
结契方自兹,谁堪倏离别。
赋诗未终篇,感君泣呜咽。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离开历城王明府古岩时的复杂心情和场景。首句“旅馆闭昏昼,迥与世人隔”描绘出诗人独自在旅店中的孤独与与外界隔绝的感受。接着,“凄凄破牖风,阴阴陋巷雪”通过自然景象的描写,营造出一种寒冷、阴郁的氛围,暗示了诗人内心的悲凉。
“妇孺日号寒,炊烟屡断绝”描绘了贫困的生活状态,进一步加深了诗人的忧愁。而“时读古人书,往往慕前哲”则表达了诗人对古代贤者的仰慕之情,以及在困境中寻求精神慰藉的心态。
“高诣岂能追,固穷亦素悦”表明了诗人面对理想与现实的差距,虽无法达到,但依然保持着内心的宁静与满足。接下来,“志士蕴苦衷,沟壑非云烈”表达了诗人作为志士的内心痛苦,以及对困境的坚韧态度。
“顾兹母氏灵,乡关远难涉”则流露出诗人对母亲的思念和对故乡的渴望,但现实的阻隔使得这一愿望难以实现。“中心怆以摧,愁肠己寸裂”生动地描绘了诗人内心的痛苦与挣扎。
最后,“自分祸患馀,久为人不屑”表达了诗人对自身遭遇的无奈与被忽视的感慨。“讵知一遇君,义气动颜色”则突出了诗人对王明府古岩的感激之情,以及两人之间深厚的情谊。“游好非平生,情同麦舟切”强调了友情的珍贵与重要性。“结契方自兹,谁堪倏离别”表达了对即将分别的不舍与忧虑。“赋诗未终篇,感君泣呜咽”则以诗歌的形式表达了对王明府古岩的深深感激与离别的哀伤。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情感描绘和生动的场景刻画,展现了诗人面对困境时的复杂心理状态,以及对友情、亲情的珍视,具有深刻的人文关怀和情感共鸣。
缟衣仙子。倚东风花信,先占春色。
殢酒含嚬,脉脉无言,青鸟为传消息。
暗香一点才浮动,早自有、东君怜惜。
想前身、傅粉精神,化作飞琼肌骨。
还向影娥池上,借霓裳一曲,徘徊歌席。
清夜梨花,同梦方甘,又似楚云踪迹。
新欢旧恨知多少,算檀板、金尊消得。
折芳馨、欲寄相思,人在江南江北。
梅与月兮,问雪香秋影,几度黄昏。
相逢惊诧,涴尽京洛缁尘。
空山耿耿,镇无言、色笑相亲。
应顿悟、风前笛里,三生石上精魂。
一自心盟重订,便神交契合,随寓吾真。
萧然水边林下,炯清辉、冠玉美丰神。
应酷似,家传清白,正献前身。
使君高宴出红梅。腰鼓揭春雷。
更将红酒浇浓艳,风流梦、不负花魁。
千里江山吴楚,一时人物邹枚。软金杯衬硬金杯。
香挽洞庭回。西溪不减东山兴,欢摇动、北海樽垒。
老我天涯倦客,一杯醉玉先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