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藏自决于心,不消谋及门前客。
平生慕用,著书玄晏,挂冠贞白。
帝奖孤高,别加九锡,一筇双屐。
更赐之车服,胙之茅土,依稀在、槐安国。
频领竹宫清职。仰飞仙、犹龙无迹。
与谁同去,挑包徐甲,负辕班特。
蹉过明师,且寻狎友,杜康仪狄。
笑谢公旷达,暮年垂泪,听桓郎笛。
行藏自决于心,不消谋及门前客。
平生慕用,著书玄晏,挂冠贞白。
帝奖孤高,别加九锡,一筇双屐。
更赐之车服,胙之茅土,依稀在、槐安国。
频领竹宫清职。仰飞仙、犹龙无迹。
与谁同去,挑包徐甲,负辕班特。
蹉过明师,且寻狎友,杜康仪狄。
笑谢公旷达,暮年垂泪,听桓郎笛。
这首诗是南宋时期诗人刘克庄的作品,名为《水龙吟·其一》。从鉴赏角度来看,这首词展现了诗人深厚的文化底蕴和超脱世俗的高洁情操。
"行藏自决于心,不消谋及门前客"表明诗人的行动和隐退完全出自内心的决定,与外界的干扰无关。这两句设定了整首词的主旨,即独立自主,超然物外。
"平生慕用,著书玄晏,挂冠贞白"则透露出诗人一生崇尚实用、致力于学问并保持纯洁的品德。"著书"显示其学识渊博,而"挂冠"则象征着脱离尘世,追求精神上的自由。
接下来的几句"帝奖孤高,别加九锡,一筇双屐。更赐之车服,胙之茅土,依稀在、槐安国"描绘了诗人因其高洁品格而受到皇帝的赏识和封赠,但这些物质上的荣誉并未改变他的本色。这部分内容通过对古代贤者或隐士生活的描写,强化了诗人超脱尘俗的形象。
"频领竹宫清职。仰飞仙、犹龙无迹"则是诗人对自己所承担的清贫职责感到自豪,同时也表达了对于仙境和高尚灵魂追求的向往。这两句通过对比,突出了诗人的精神追求超越现实生活。
最后几句"与谁同去,挑包徐甲,负辕班特。蹉过明师,且寻狎友,杜康仪狄。笑谢公旷达,暮年垂泪,听桓郎笛"展现了诗人在人生的晚期,与志同道合的朋友一起追忆过去,感慨万千。这部分内容通过对往事的回顾和对朋友的情谊,表达了诗人对人生最后阶段的深刻体验。
总体来说,这首词以其丰富的文化内涵、深邃的思想情操和流畅的艺术风格,展现了一位士人对于个人理想与社会期望之间冲突的深刻感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