欲书火后旧时经,剔血和煤字字真。
未举笔前全藏了,闻弦应有赏音人。
欲书火后旧时经,剔血和煤字字真。
未举笔前全藏了,闻弦应有赏音人。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僧侣在火灾之后,用自己鲜血混合煤炭书写经书的情景。他用心之至,每一字都充满了虔诚与决心。诗人暗示,在书写之前,这些深藏的情感并未外露,只有真正理解和欣赏佛法的人才能体会其精髓。"未举笔前全藏了"表达了僧侣内心的隐忍与专注,而"闻弦应有赏音人"则寓意只有有慧根之人,才能领悟这超越文字的佛法之音。整体来看,这首诗寓含了对佛教修行的深刻理解以及对知音的期待,体现了禅宗的意境。
朝望青山云,夕望剡溪月。
我思剡溪人,欲载剡溪雪。
笑杀山阴王子猷,一时兴尽回扁舟。
早识山中有羊仲,放船也作东吴游。
羊家结屋溪南住,正是好山环碧处。
门前水涨柳花湾,钓船一夜高于树。
阿翁看山不下堂,两儿翩翩如凤凰。
大儿才力健,射策登朝行。
小儿天姿高,十五工文章。
至今双髻亭亭削寒玉,玉带蜿蜒走崖谷。
读书声隔碧萝间,夜夜虹光照秋屋。
翁今岁晚江上归,有约明年寻剡溪。
野航载山不载雪,系在屋东杨柳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