叹息复叹息,园中有枣行人食。
贫家女为富家织,翁母隔墙不得力。
水寒手涩丝脆断,续来续去心肠烂。
草虫促促机下啼,两日催成一匹半。
输官上顶有零落,姑未得衣身不著。
当窗却羡青楼倡,十指不动衣盈箱。
叹息复叹息,园中有枣行人食。
贫家女为富家织,翁母隔墙不得力。
水寒手涩丝脆断,续来续去心肠烂。
草虫促促机下啼,两日催成一匹半。
输官上顶有零落,姑未得衣身不著。
当窗却羡青楼倡,十指不动衣盈箱。
诗人通过叹息开篇,表达了对现实不公的感慨。在一个园中,有行人在食用枣树上的果实,这反映出社会上贫富差距的现象。接着描绘了一位贫家女孩为富裕之家织布的情景,她的母亲隔墙却无法给予力气,暗示了阶层之间的隔阂和无力感。
诗中还形容了女孩在寒冷水中洗涤丝线,手指因寒而变得粗糙且易断,这些生动的细节展现了底层人民的艰辛劳作。草虫的鸣叫和织布机的声音共同构成了忙碌而压抑的氛围。
在这首诗中,还提到了女孩两日才能完成一匹半布的迫切,以及她急于将布匹交付以获得报酬,但却因为官府征收的严苛而无法得到完整的收入。最后,诗人表达了对那些不必辛劳只需坐在窗边即可衣食无忧者的羡慕。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情感和生动的事物描写,传递出深刻的社会批评和同情弱者的情怀。王建以此展现了他敏锐的观察力和对民生疾苦的关注。
连天松影转崔嵬,夹道桃花迤逦开。
便觉胸中有东海,不知脚底是三台。
閒云自作千峰雨,流水真成万壑雷。
唤起吹笙王子晋,夜深乘月上琼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