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道话》
《道话》全文
元 / 明本   形式: 七言绝句  押[尤]韵

团团相聚火炉头,商略沩山水牯牛。

一语忽投人拍手,满天霜月下西楼。

(0)
鉴赏

这首诗以禅宗的对话形式展开,充满了哲理与幽默。"团团相聚火炉头"描绘了一幅温暖和谐的画面,众人围坐于火炉旁,气氛融洽。"商略沩山水牯牛"则引入了一个禅宗故事,暗示着深邃的哲理探讨。"一语忽投人拍手"巧妙地表达了言辞的力量,一句机智或深刻的话能引发共鸣与欢笑。"满天霜月下西楼"则以自然景象作结,营造出一种超脱尘世的意境,仿佛一切讨论与思考都在这宁静的月夜中得到了升华。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简练的语言,展现了禅宗对话中的智慧与情趣,同时也传达了对生活哲理的深刻思考和对自然美的欣赏。

作者介绍
明本

明本
朝代:元   号:中峰   籍贯:钱塘(今杭州)   生辰:1263—1323

明本(1263—1323),元朝僧人。俗姓孙,号中峰,法号智觉,西天目山住持,钱塘(今杭州)人。明本从小喜欢佛事,稍通文墨就诵经不止,常伴灯诵到深夜。24岁赴天目山,受道于禅宗寺,白天劳作,夜晚孜孜不倦诵经学道,遂成高僧。仁宗曾赐号“广慧禅师”,并赐谥“普应国师”。憩止处曰幻住山房。 
猜你喜欢

金缕曲.戊寅元夕

蓦地东风起。又催成、最无聊赖,困人天气。

年去年来都休问,但以愁为甲子。

应付与冷唫闲醉。

天外梅花游仙梦,冻云堆、拥出春如此。

尘海事,一悲喜。俊游情绪分明记。

旧行春、满城箫鼓,镫楼十里。

细雨轻寒江南夜,响竹敲残腊尾。

有几个小门深闭。

笑语沈沈春帘隔,想残妆、正倚熏笼睡。

今何夕,闷而已。

(0)

念奴娇.江南舟中作

英雄往矣,对江山赢得,乱愁千斛。

今古梦痕消不尽,付与败蕉残鹿。

醉里征诛,愁边歌舞,画就兴亡局。

欲书遗恨,南山可惜无竹。

应念茂苑风花,台城烟草,萧瑟空云木。

曾倚舵漏闲眺望,惟见暮帆沙骛。

狸去祠荒,雀飞桥冷,悽断前朝曲。

无情最是,秦淮一片寒绿。

(0)

春光好

垂杨外,翠屏遮。谢娘家。记得门前开一树,碧桃花。

流苏帐,掩银叉。销魂正玉臂笼纱。

枕上江南春梦远,莫惊他。

(0)

戚氏

嫩寒天。钿箫吹起凤城烟。

拂柳穿花,舞台惊蝶,影翩翩。芳筵。镇留连。

飘零赢得伴婵娟。

紫骝乌帽轻俊,歌尘一道碍香鞯。

鸾帕题句,貂裘换酒,离愁忽堕尊边。

怪银屏按曲,谁写别调,搀入湘弦。示我图画清妍。

仙阙缥缈,云外笑香悬。

琼楼迥,雕阑枕水,翠槛骑山。

有温泉,当日妃子,华清浴罢,腻染冰莲。

敲残羯鼓,舞破霓裳,遗恨天上人间。

往事都成梦,离宫系马,废苑鸣蝉。

春冷万花深处,把红心点点付啼鹃。

君看树密攒钿,波圆拭镜,黛映眉峰敛。

怕隔花人比天涯远。又斜阳、孤骑黔关。

漫等闲,湿尽青衫。听玉骢、嘶别更悽然。

且兰□去,也应回首,画里长安。

(0)

三姝媚.泛秦淮,和二窗韵

红楼过第几。唤乌篷寻秋,十三楼际。

送了斜阳,怪画船都带,水情烟思。

白雨跳珠,惊阵阵鸳鸯飞起。

一曲鸥波,照影曾经,六朝才子。慵傍疏帘丁字。

任隔舫吹来,鬓边花气。

粉怨金愁,满天飘泊,暮霞如绮。

眉月窥窗,知道我凄凉情事。

葬尽春魂,不信青溪没底。

(0)

凤凰台上忆吹箫.岳阳废楼寒眺

耄柳藏烟,髡芜待雪,湖天秋意难禁。

正落潮新岸,睡冷沙禽。

倚槛慵抬望眼,怎能穿这段阴阴。

愁来也、原无避处,况是登临。

沉吟水边,胜赏已不见,高楼倒影波心。

叹神弦仙笛。一样销沉。

人在吴头楚尾,对孤云时序侵寻。

还添个、潇湘雁儿,九辨遗音。

(0)
诗词分类
登高 悼亡 叙事 除夕 怀远 托物言志 七夕节 乐观 地点 抒情 赠答 写雪 西湖 写水 生活 愤慨 忧国忧民 思亲
诗人
周密 曾巩 刘弇 岑参 秦观 吴潜 许浑 毛滂 徐积 宗臣 韩琦 左宗棠 邓雅 李弥逊 曾国藩 杨亿 赵秉文 王维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