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三姝媚.泛秦淮,和二窗韵》
《三姝媚.泛秦淮,和二窗韵》全文
清 / 易顺鼎   形式: 词

红楼过第几。唤乌篷寻秋,十三楼际。

送了斜阳,怪画船都带,水情烟思。

白雨跳珠,惊阵阵鸳鸯飞起。

一曲鸥波,照影曾经,六朝才子。慵傍疏帘丁字。

任隔舫吹来,鬓边花气。

粉怨金愁,满天飘泊,暮霞如绮。

眉月窥窗,知道我凄凉情事。

葬尽春魂,不信青溪没底。

(0)
鉴赏

这首词以秦淮河为背景,描绘了一幅秋日泛舟的画卷。"红楼过第几"开篇,暗示着游人经过了多少繁华的府邸,唤起对历史遗迹的好奇与怀旧。"唤乌篷寻秋,十三楼际",乌篷小舟承载着词人的秋意探寻,十三楼或许象征着昔日的繁华景象。

"送了斜阳,怪画船都带,水情烟思",夕阳西下,画船在水面留下长长的影子,仿佛带着无尽的水色与烟雾中的思绪,营造出一种淡淡的哀愁。"白雨跳珠,惊阵阵鸳鸯飞起",一场急雨打在水面,鸳鸯受惊飞起,增添了画面的生动与动态。

"一曲鸥波,照影曾经,六朝才子",词人借鸥鸟的飞翔和水面的倒影,追忆往昔秦淮河畔的文人墨客,流露出对历史文化的感慨。"慵傍疏帘丁字",描述词人不愿靠近岸边的帘幕,沉浸在自己的思绪中。

"任隔舫吹来,鬓边花气",远处船上的香气随风而来,却无法驱散词人心头的落寞。"粉怨金愁,满天飘泊,暮霞如绮",运用比喻,表达词人内心的无奈与迷茫,如同飘零的花瓣和绚丽的晚霞。

"眉月窥窗,知道我凄凉情事",月光洒进窗户,似乎能感知词人的孤独与忧郁。最后,"葬尽春魂,不信青溪没底",词人感叹时光流逝,春光不再,似乎在质疑连青溪也无法承载无尽的哀愁。

整体来看,这首词情感深沉,通过对秦淮河景色的描绘,寄托了词人对历史变迁、个人命运的感慨,以及对美好时光消逝的深深惋惜。

作者介绍
易顺鼎

易顺鼎
朝代:清   字:实甫   号:忏绮斋   籍贯:龙阳(今湖南汉寿)   生辰:1858~1920

易顺鼎(1858~1920)清末官员、诗人,寒庐七子之一。字实甫、实父、中硕,号忏绮斋、眉伽,晚号哭庵、一广居士等,龙阳(今湖南汉寿)人,易佩绅之子。光绪元年举人。曾被张之洞聘主两湖书院经史讲席。马关条约签订后,上书请罢和义。曾两去台湾,帮助刘永福抗战。庚子事变时,督江楚转运,此后在广西。云南、广东等地任道台。辛亥革命后去北京,与袁世凯之子袁克文交游,袁世凯称帝后,任印铸局长。
猜你喜欢

送李长史纵之任常州

不与名利隔,且为江汉游。

吴山本佳丽,谢客旧淹留。

狭道通陵口,贫家住蒋州。

思归复怨别,寥落讵关秋。

(0)

郊庙歌辞.仪坤庙乐章.昭升

阳灵配德,阴魄昭升。尧坛凤下,汉室龙兴。

伣天作对,前旒是凝。化行南国,道盛西陵。

造舟集灌,无德而称。我粢既絜,我醴既澄。

阴阴灵庙,光灵若凭。德馨惟享,孝思烝烝。

(0)

杂歌谣辞·其一古歌

美人闭红烛,独坐裁新锦。

频放剪刀声,夜寒知未寝。

(0)

夜宴观妓

灯火荧煌醉客豪,捲帘罗绮艳仙桃。

纤腰怕束金蝉断,鬓发宜簪白燕高。

愁傍翠蛾深八字,笑回丹脸利双刀。

无因得荐阳台梦,愿拂馀香到缊袍。

(0)

芙蓉溪送前资州裴使君归京宁拜户部裴侍郎

桑柘林枯?麦乾,欲分离袂百忧攒。

临溪莫话前途远,举酒须歌后会难。

薄宦未甘霜发改,夹衣犹耐水风寒。

遥知阮巷归宁日,几院儿童候马看。

(0)

海棠

酷烈复离披,玄功莫我知。

青苔浮落处,暮柳间开时。

带醉游人插,连阴被叟移。

晨前清露湿,晏后恶风吹。

香少传何许,妍多画半遗。

岛苏涟水脉,庭绽粒松枝。

偶汎因沈砚,闲飘欲乱棋。

绕山生玉垒,和郡遍坤维。

负赏惭休饮,牵吟分失饥。

明年应不见,留此赠巴儿。

(0)
诗词分类
叙事 除夕 怀远 托物言志 七夕节 乐观 地点 抒情 赠答 写雪 西湖 写水 生活 愤慨 忧国忧民 思亲 伤感 感慨
诗人
何叔衡 柏杨 朱自清 谢觐虞 闻一多 徐特立 陈逸云 贾景德 司马迁 王昭君 扬雄 晁错 班昭 刘恒 刘秀 甄氏 祢衡 刘启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