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宜阳》
《宜阳》全文
宋 / 陶弼   形式: 五言律诗  押[灰]韵

孤城溪洞里,闻说已堪哀。

蛮水如鲜血,瘴天已死灰。

吏忧民置毒,巫幸鬼为灾。

风土如斯恶,吾来胡为哉。

(0)
拼音版原文全文
yáng
sòng / táo

chéngdòngwénshuōkānāi

mánshuǐxiānxuèzhàngtiānhuī

yōumínzhìxìngguǐwèizāi

fēngèláiwèizāi

翻译
孤独的城市隐藏在溪谷洞穴中,听说那里的景象已经足够令人悲痛。
蛮荒的溪水犹如鲜红的血液,瘴气弥漫的天空如同死灰一般阴沉。
官吏们担忧,百姓被逼无奈投毒,巫师们却庆幸灾难降临可以作祟。
这里的风俗如此恶劣,我来这里究竟是为了什么呢?
注释
孤城:形容城市孤立无援或偏远。
溪洞:溪谷中的洞穴。
闻说:听说。
堪哀:足以令人悲伤。
蛮水:指边远地区的溪水,可能带有贬义。
鲜血:比喻溪水颜色鲜艳,暗示不祥。
瘴天:指热带雨林地区因湿热而产生的有毒气体。
死灰:形容极度衰败或绝望。
吏忧:官吏忧虑。
民置毒:百姓被迫采取极端手段。
巫幸:巫师们庆幸。
鬼为灾:借鬼神之名制造灾难。
风土:当地的风俗和环境。
恶:恶劣。
吾来:我来到这里。
胡为:为何而来,为什么。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陶弼所作的《宜阳》,描绘了宜阳孤城深陷蛮荒之地的恶劣环境和民生疾苦。首句"孤城溪洞里"点出宜阳地理位置的偏远与孤立,接下来的"闻说已堪哀"则暗示了此处的悲惨情状。诗人运用比喻,将蛮水比作"鲜血",形象地刻画出水色的凄厉,"瘴天已死灰"则渲染出空气污染和疾病的严重,如同死气沉沉的灰烬。

"吏忧民置毒"揭示了官吏的腐败和百姓生活的困苦,以至于不得不以毒害之物自保;"巫幸鬼为灾"则揭露了迷信盛行,巫术横行,连鬼神都被当作灾难的源头。最后两句"风土如斯恶,吾来胡为哉"直抒胸臆,表达了诗人对于自己来到这恶劣环境的深深疑惑和无奈,流露出对当地百姓命运的深深忧虑。

整体来看,这首诗通过生动的描绘和深刻的反思,展现了宜阳地区社会问题的严重性,以及诗人对现实的批判和对民生的关注。

作者介绍

陶弼
朝代:宋   字:商翁   籍贯:永州(今湖南省祁阳县)   生辰:1015—1078

陶弼(1015—1078)宋代诗人。字商翁,永州(今湖南省祁阳县)人。生于宋真宗大中祥符八年,卒于神宗元丰元年。年六十四岁。倜傥知兵,能为诗,有“左诗书,右孙吴”之誉。庆历中(1045年左右)杨畋讨湖南猺,授以兵,使往袭,大破之。以功得朔阳主簿,调朔阳令。两知邕州,绥辑惠养,善政甚多。进西上阁门使,留知顺州。交人袭取桄榔,弼获间谍,谕以逆顺,纵之去,终弼任不敢犯。神宗元丰元年(1078年)改东上阁门使,未拜,卒。弼的著作,本有集十八卷,今仅存《邕州小集》一卷,《四库总目》传于世。事迹见《豫章先生文集》卷二
猜你喜欢

黄澄伯下第以诗来访次韵

平塘水外竹三亩,古木阴中屋数间。

天幸诸贤皆大用,分甘少病比长闲。

百年世事皆前定,一枕清风无后艰。

多谢新诗来慰藉,不堪溢美欲封还。

(0)

咏般若台一首赠源□长□

□□云收出远林,两山不隔□□鸣。

层台迥出层霄外,霜□还同霜月平。

修竹可人无俗韵,疏梅能事□僧清。

宝□遍□虚空界,深夜犹闻梵呗声。

(0)

句·其九

离人南浦多春草,越鸟栖枝有早梅。

(0)

句·其六

宿舍孤烟起,行衣梦雨凉。

(0)

碧树阴浓接玉墀,几年飞舞伴长离。

天渊风雨多秋意,辽海烟波失旧期。

自许一鸣闻迥汉,可随三匝绕空枝。

从来腐鼠何曾顾,不似鹓雏枉见疑。

(0)

虚白馆

双溪飞溜出三峰,后有幽岩虎啸风。

绝景要知虚白处,洞天别在一壶中。

(0)
诗词分类
爱情 元宵节 母亲 战争 劳动 励志 清明节 老师 冬天 边塞 孤独 讽刺 豪放 咏物 写花
诗人
姚崇 柳中庸 吕夷简 李衡 李昂 刘琨 杨发 孔天胤 许兰 翁洮 秦嘉 华岩 范质 何澹 福康安 岑文本 管道升 义净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