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信陵书院作追述耆献留别院中诸生叠仙屏河帅韵·其四》
《信陵书院作追述耆献留别院中诸生叠仙屏河帅韵·其四》全文
清 / 黄体芳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鱼]韵

三馆木天深秘地,八韩二宋惯联车。

最难伯厚持冰鉴,岂独元褒校石渠。

台阁弹章赖通议,河湟诤论有尚书。

中华夫子如长在,谁道东氛未易除。

(0)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信陵书院的深邃与历史底蕴,以及作者对前辈学者的敬仰。"三馆木天深秘地"暗示书院学问之深厚,"八韩二宋惯联车"则借古国名,表达学人辈出、交流频繁的景象。诗人感慨"最难伯厚持冰鉴",意指像前辈伯厚那样公正严明的评判不易得,"岂独元褒校石渠"又提及元褒这样的学者,强调严谨的学术传统。

"台阁弹章赖通议",表明书院对于朝廷决策的影响,而"河湟诤论有尚书"则赞美那些在边疆问题上敢于直言的官员。最后,诗人以"中华夫子如长在"寄托对贤良学者的怀念,感叹若他们仍在,定能助国家扫除"东氛"(指外敌侵扰),表达了强烈的民族自信和对人才的期待。整体上,这是一首充满敬仰与期望的赠别诗。

作者介绍
黄体芳

黄体芳
朝代:清

黄体芳(1832—1899),字漱兰,号莼隐,别署瘦楠、东瓯憨山老人,人称“瑞安先生”,瑞安县城(今罗阳镇)人,咸丰元年(1851)举人,同治二年(1863)进士,与兄黄体立、子黄绍箕、侄黄绍第、侄孙黄曾铭一门五进士,选庶吉士、授编修。后累官至内阁学士、江苏学政、兵部左侍郎、左都御史,后主讲于金陵文正书院。晚年参加强学会,主张变法图存。是维新派人物,支持康有为变法,频上书言时政得失。因弹劾李鸿章,忤旨,被降职为通政使。著有《漱兰诗葺》。
猜你喜欢

席上·其一

拾翠南湘有二姚,风情天付眼眉腰。

翻成绣谱传人画,会得琴心充客挑。

合德何须分月彩,阿环那更怯风飘。

凤头踏草归应晚,已定逢欢第五桥。

(0)

感遇·其一

心中觅得掌中擎,肯向闲丛浪寄情。

偶折梅花相伴醉,此心犹觉负卿卿。

(0)

云客有灯词十绝句,命余属和,因追忆金沙风物,聊写一二,以碎狭之才,赋荒寒之景,真觉酸风拂人矣·其二

翔风纤弱绿珠长,十队联行避月光。

总为丛来真不细,枉教狂眼一时忙。

(0)

祝英台近.寄蘅圃兼怀耕客

藕丝风,吹渐老,芸筑枕晴沼。

髣髴帘衣,凉压半蟾小。

添他井石玲珑,红泥亭外,飐一镜、晚秋疏蓼。

雨花扫。夜分吟榻移灯,频催耒边调。

不似天涯,黑蝶赋情少。

待寻桃叶春帆,听歌曲子,对孙楚、酒楼斜照。

(0)

月下笛.分虎客秣陵,龚蘅圃属以书来索予倚声,即用蘅圃寄融谷调奉简

白下迢迢,金荃胜侣,停杯念远。

相携处、更有吾家未归雁。

浮名自笑轻于絮,傍酒社、词场总倦。

讶题残红藕,书来犹问,向时吟卷。望断。江南岸。

梦桃叶莺捎,柳丝鸦散。昔游系缆,潮痕云影频换。

镵诗忆扫僧墙粉,了翠壑、前盟未晚。

便结个、小茅斋,斗尔一双斑管。

(0)

祝英台近·其二寄谢青、雪砰

一帘花,三尺枕。春梦几曾醒。

轻逐柔绡,髣髴转蓬径。

去寻水蝶岩蜂,重逢俊侣,正好约、园林烧笋。

小槐顶。添声遮了新蝉,催回载诗艇。

红镜穿纱,移遇半床影。

柳蛮唤噙瓯香,金眉教洗,写不断、相思归兴。

(0)
诗词分类
乐观 地点 抒情 赠答 写雪 西湖 写水 生活 愤慨 忧国忧民 思亲 伤感 感慨 军旅 离别 乐府 壮志难酬 归隐
诗人
张载 潘岳 薛逢 梁章钜 孙光宪 王处一 黄瑜 吴儆 李涉 晁迥 王尔烈 钱珝 王闿运 徐元杰 谢枋得 郭璞 晁端礼 徐俯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