藕丝风,吹渐老,芸筑枕晴沼。
髣髴帘衣,凉压半蟾小。
添他井石玲珑,红泥亭外,飐一镜、晚秋疏蓼。
雨花扫。夜分吟榻移灯,频催耒边调。
不似天涯,黑蝶赋情少。
待寻桃叶春帆,听歌曲子,对孙楚、酒楼斜照。
藕丝风,吹渐老,芸筑枕晴沼。
髣髴帘衣,凉压半蟾小。
添他井石玲珑,红泥亭外,飐一镜、晚秋疏蓼。
雨花扫。夜分吟榻移灯,频催耒边调。
不似天涯,黑蝶赋情少。
待寻桃叶春帆,听歌曲子,对孙楚、酒楼斜照。
这首《祝英台近·寄蘅圃兼怀耕客》是清代词人沈岸登的作品。词中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一幅秋日清晨的画面,藕丝般的微风轻轻吹过,水面泛起涟漪,仿佛时光在悄然流转。"芸筑枕晴沼"一句,形象地写出枕席置于晴朗池塘边的情景,营造出宁静而清幽的氛围。
接着,词人通过"髣髴帘衣,凉压半蟾小",描绘了月光透过窗帘,带来微微凉意的场景,暗示着夜晚的降临。井边的石头和红泥亭在晚秋的疏落蓼花映衬下,显得更加玲珑剔透,增添了几分诗意。
进入夜晚,词人独自在吟榻上读书,移动灯火,似乎在吟唱田间的农事歌谣。与远方的友人相比,词人感叹这里的田园生活更为深情,不像天涯那般冷漠。他期待着春天的到来,那时可以乘船寻找桃叶,欣赏音乐,与好友在酒楼前享受夕阳余晖。
整体来看,这首词情感真挚,画面生动,展现了词人对田园生活的深深眷恋和对友情的怀念,具有浓厚的生活气息和人文情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