惆怅春归自不禁,日长门巷静沈沈。
应知不止为花地,沃沃桑麻雨露深。
惆怅春归自不禁,日长门巷静沈沈。
应知不止为花地,沃沃桑麻雨露深。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吴锡畴的《送春(其二)》。从鉴赏角度来看,这首诗描绘了春天即将逝去的情景,表达了作者对春天离开的不舍与惆怅之情。
“惆怅春归自不禁”,这句表现了作者对于春天的离去感到无奈和悲伤。用“惆怅”来形容心中的哀愁,表明这种感情是深刻且无法抑制的。“日长门巷静沈沈”,随着春光的消逝,时间似乎变得更为漫长,而城门前的巷弄也变得异常寂静。这里通过“静沈沈”来营造一种淡淡的哀伤氛围。
“应知不止为花地”,这句诗表明作者知道春天带给大自然的美丽并不仅限于鲜艳的花朵。“沃沃桑麻雨露深”,这两字生动描绘了细雨如织,湿润着泥土和植物的情景。通过“沃沃”来形容细雨的声音,以及“桑麻”这种春天特有的植物,诗人在这里通过对自然细微之处的刻画,表达了他对于即将逝去的春天的留恋。
整首诗通过对春光易逝的描写和个人情感的抒发,展现了作者对于时间流逝的无常与珍惜。语言简洁优美,意境清新脱俗,充分体现了宋代词风的一种典型特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