翩翩文采被诸生,雅管风琴寄此情。
四季种花知政暇,一官如水称诗清。
豪怀岂为劳薪减,好句多从苦味成。
乡县山深云亦古,才经运用便鲜明。
翩翩文采被诸生,雅管风琴寄此情。
四季种花知政暇,一官如水称诗清。
豪怀岂为劳薪减,好句多从苦味成。
乡县山深云亦古,才经运用便鲜明。
这首诗以“赠邑侯冯子良大令(其三)”为题,出自清代诗人刘绎之手。诗中描绘了一位官员冯子良的形象与品质,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其文采斐然、政绩卓著、生活简朴、情感丰富以及对地方文化的深刻理解。
首联“翩翩文采被诸生,雅管风琴寄此情”开篇即赞美冯子良的文采出众,如同翩翩起舞,影响着周围的人。他不仅精通音乐,更将这份雅致的情感融入到治理地方的工作中,体现出其高雅的情操和深厚的内涵。
颔联“四季种花知政暇,一官如水称诗清”进一步描述了冯子良在繁忙政务之余,不忘美化环境,种植花卉,既体现了他对生活的热爱,也寓意着他在处理政务时的从容不迫,犹如清水一般清澈透明,展现出其为官的清廉与智慧。
颈联“豪怀岂为劳薪减,好句多从苦味成”则揭示了冯子良的内心世界。他胸怀豪迈,并非因物质的匮乏而减少,反而在面对困难与挑战时,能够创作出更多富有深意的好诗佳句,这表明了他坚韧不拔的精神和丰富的内心世界。
尾联“乡县山深云亦古,才经运用便鲜明”最后点明了冯子良对地方文化的深刻理解和运用。他深入乡县,了解当地的历史文化,经过精心的挖掘与传承,使得这些古老的文化元素焕发出新的光彩,展现出其卓越的文化素养和领导能力。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冯子良个人品质、生活态度、工作风格以及文化贡献的描绘,塑造了一个既有才华又充满人文关怀的官员形象,表达了对他的高度赞扬和敬仰之情。
江南三月花满城,城南城北堪游行。
马啼冲晓踏春去,日暮归来空复情。
溪桥系马纡春步,绿遍苍苔旧时路。
醉眼低迷杨柳烟,春衣坐湿蔷薇露。
重门曲槛花阴阴,李径桃蹊深复深。
手持红烛候归路,应见儿童知赏心。
赏心自少今已老,每忆花枝被花恼。
寄语高林宿鸟知,明朝莫更催归早。
空堂宿雾衣巾湿,展卷看图向庭立。
高峰巃嵷树蒙葺,雨气山光满川湿。
中有扁舟一钓翁,手把纶竿头戴笠。
欲渡真愁野水昏,将归更恐溪风急。
渠虽不语吾亦解,已觉良工竟先入。
练川老子旧名流,三十年来邈谁及。
今时画工强解事,枉秃霜毫翻墨汁。
舍人耽诗复爱画,断素遗缣总收拾。
向来卷帙堆比山,后得此图尤什袭。
嗟予对此开郁悒,如热者濯渴者汲。
诗成画法两无聊,空对西山高岌岌。
蒙翁书法天下豪,坐惊风雨随波涛。
有时意匠入幽?,力与造化争纤毫。
仰观千年俯一世,纷纷弄笔皆儿曹。
书家论定价亦定,须识我翁人品高。
戏将水墨洒缣素,如饫梁肉甘醯糟。
残山剩水世莫睹,流落数纸青蒲萄。
一登翁门遂隔世,齿颊未获沾馀膏。
如游神山见石髓,顷刻再往不复遭。
莆田郑郎得宝藏,明珠杂佩金错刀。
摩挲两眼百过读,使我涕泪盈青袍。
三年留玩一朝去,久假似觉归心劳。
泰山东颓日西坠,欲往从之中郁陶。
诗成起立岁将暮,空庭短发风萧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