轻软舞时腰。初学吹笙苦未调。
谁遣有情知事早,相撩。暗举罗巾远见招。
痴騃一团娇。自折长条拨燕巢。
不道有人潜看著,从教。掉下鬟心与凤翘。
轻软舞时腰。初学吹笙苦未调。
谁遣有情知事早,相撩。暗举罗巾远见招。
痴騃一团娇。自折长条拨燕巢。
不道有人潜看著,从教。掉下鬟心与凤翘。
这首《南乡子·拨燕巢》是宋代词人周邦彦的作品,描绘了一幅轻盈曼妙的舞蹈场景和少女微妙的情感世界。词中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女子在学习吹笙时的专注与羞涩。
"轻软舞时腰",形象地刻画了舞者身姿的柔美,轻盈如燕,腰肢曼妙。"初学吹笙苦未调",暗示她技艺尚在磨练之中,但对音乐的热爱和追求使得她在苦练中流露出独特的韵味。
"谁遣有情知事早,相撩",暗示有一份无形的情感在撩拨她的心弦,可能是来自某人的关注或期待,使她敏感而早熟。"暗举罗巾远见招",她悄悄抬起手帕,仿佛在回应那份无声的召唤,动作含蓄而迷人。
"痴騃一团娇",描绘出少女的天真烂漫和娇憨之态,她的痴情和纯真让人怜爱。"自折长条拨燕巢",她专注地折下柳枝去触动燕巢,这一举动既表现了她的细致,也寓言了她对爱情的憧憬。
最后两句"不道有人潜看着,从教。掉下鬟心与凤翘",揭示了她并未察觉到有人在偷偷观察,这让她更加自然地流露出内心的情感,连发髻上的装饰物都仿佛有了生命,随着心情摇曳。
整体来看,这首词以生动的细节描绘了一个少女在学习与情感萌动中的微妙心理,展现了宋词婉约含蓄的魅力。
身外无羁束,心中少是非。
被花留便住,逢酒醉方归。
人事行时少,官曹入日稀。
春寒游正好,稳马薄绵衣。
七十人难到,过三更较稀。
占花租野寺,定酒典朝衣。
趁醉春多出,贪欢夜未归。
不知亲故口,道我是耶非。
喜逢二室游仙子,厌作三川守土臣。
举手摩挲潭上石,开襟斗薮府中尘。
他日终为独往客,今朝未是自由身。
若言尹是嵩山主,三十六峰应笑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