客路犹飘泊,江山未定居。
卖刀安得犊,弹铗竟无鱼。
一饱非难事,平生不愿馀。
但能休旅枕,便可税征车。
客路犹飘泊,江山未定居。
卖刀安得犊,弹铗竟无鱼。
一饱非难事,平生不愿馀。
但能休旅枕,便可税征车。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周紫芝所作的《寓舍杂题三首》中的第三首。诗中表达了诗人对漂泊生活的感慨与对安定居所的渴望。
首句“客路犹飘泊”,点明了诗人的身份和处境,他正处于漂泊不定之中,远离故乡,四处流浪。接着,“江山未定居”进一步描绘了这种状态,即使面对壮丽的江山,也无法找到一个固定的归宿,暗示了诗人内心的孤独与无奈。
“卖刀安得犊,弹铗竟无鱼。”这两句运用了典故,通过“卖刀”与“弹铗”的故事,表达了诗人生活困顿、谋生艰难的境遇。卖刀无法得到小牛,弹铗却找不到鱼,形象地展现了诗人物质上的匮乏与精神上的失落。
“一饱非难事,平生不愿馀。”这两句转折,看似矛盾,实则反映了诗人的理想与现实之间的冲突。他认为满足基本的温饱并非难事,但他一生中并不追求多余的财富或物质享受,体现了诗人淡泊名利、注重精神追求的人生态度。
最后,“但能休旅枕,便可税征车。”表达了诗人对于安定生活的向往。希望能够有一个可以休息的地方,不再颠沛流离,过上稳定的生活。这不仅是对物质条件的渴望,更是对心灵归宿的追求。
整首诗以简洁的语言,深刻地揭示了诗人对漂泊生活的反思与对安定生活的向往,展现了其独特的人生观与价值观。
联舟渡汾水,驾言访玄同。
夜静促肩舆,得与合簪共。
逶迤历修轸,徘徊转遥葑。
羡君敞三径,愧我非二仲。
剪烛语疑契,对酒乐哦诵。
寒飙袭轻裙,白露泫以重。
河横天宇清,南斗仰初中。
旷怀释百虑,灏气寂群动。
欲别闻晨难,役役悲倥偬。
翘首骈萝堤,叹息如寐梦。
游心寓太初,大道溥以正。
一原故玄化,万物托基命。
浊世迷其源,眩私巧相并。
畦町既以立,藩篱自森映。
所以古圣贤,穷居乃殷病。
遑遑鲁中叟,列国环以聘。
历险讵不辞,小试足为庆。
君子慎所之,疾固未云佞。
我思古训言,穷理以尽性。
曲江启开元,清献在嘉熙。
贤风散今古,淑问昭华夷。
公今际嘉靖,名位遥相驰。
眷顾意弥勤,蒲轮应山扉。
道沛古所歆,时失讵能来。
二礼起芜废,学庸饮英奇。
精义期致用,绝学未云疑。
景光迈奄忽,岁月不我依。
愿言崇素心,令德以为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