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诗·其三》
《诗·其三》全文
魏晋 / 司马彪   形式: 古风  押[药]韵

秋节良可悲,百华咸萎落。

堂前柳随风,疏林树萧索。

(0)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秋季的凄凉景象,通过自然界的变迁来表达一种深沉的哀愁与感慨。

首句“秋节良可悲”,直接点明了主题——秋天的到来让人感到悲伤。秋天是收获的季节,但同时也是万物凋零、生机渐逝的时节,这种对比给人以强烈的视觉冲击和情感触动,引发人们对生命短暂、时光易逝的深刻思考。

接着,“百华咸萎落”进一步渲染了秋天的萧瑟氛围。百花凋谢,意味着生命的消逝,自然界的生命力在此刻显得格外脆弱和渺小。这一句通过“百华”与“萎落”的鲜明对比,强调了秋天的肃杀之气和生命的衰败。

“堂前柳随风”,将视线聚焦于具体的景物——堂前的柳树。柳树在秋风中摇曳,似乎在诉说着岁月的流转和时光的无情。这不仅是一幅生动的画面,也是诗人内心情感的外化,表达了对时间流逝的无奈和对美好事物消逝的惋惜。

“疏林树萧索”则将视野扩展到更广阔的自然景观。稀疏的树林在秋风中显得更加孤寂和荒凉,树木的萧条与夏日的繁茂形成鲜明对比,进一步强化了秋天的凄清氛围。这一句通过“疏林”与“萧索”的描绘,营造出一种深沉而忧郁的意境,让读者仿佛置身于一个充满哀愁的世界之中。

整体来看,这首诗通过对秋天景色的细腻描绘,展现了诗人对自然变化的敏感观察和深刻感悟。它不仅捕捉了季节更替的物理现象,更触及了人内心深处对于生命、时间以及宇宙规律的哲学思考,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和思想深度。

作者介绍

司马彪
朝代:魏晋

(?—约306)西晋河内温人,字绍统。司马睦子。少笃学,博览群籍。晋武帝泰始中,拜骑都尉,迁秘书郎,转丞。官至散骑侍郎。卒年六十余。注《庄子》。撰《九州春秋》。所作《续汉书》,论次东汉史事,纪、志、传均备,今存八志,北宋以后与范晔《后汉书》纪传合刊。
猜你喜欢

鹧鸪天·其十一

发底青青无限春。落红飞雪谩纷纷。

黄花也伴秋光老,何事尊前见在身。

书万卷,笔如神。眼看同辈上青云。

个中不许儿童会,只恐功名更逼人。

(0)

凤凰台上忆吹箫

香冷金猊,被翻红浪,起来慵自梳头。任宝奁尘满,日上帘钩。生怕离怀别苦,多少事、欲说还休。新来瘦,非干病酒,不是悲秋。

休休,这回去也,千万遍《阳关》,也则难留。念武陵人远,烟锁秦楼。惟有楼前流水,应念我、终日凝眸。凝眸处,从今又添,一段新愁。

(0)

杂诗七首·其五

仆夫早严驾,吾行将远游。

远游欲何之,吴国为我仇。

将骋万里涂,东路安足由。

江介多悲风,淮泗驰急流。

愿欲一轻济,惜哉无方舟。

闲居非吾志,甘心赴国忧。

(0)

咏幽兰

婀娜花姿碧叶长,风来难隐谷中香。

不因纫取堪为佩,纵使无人亦自芳。

(0)

送表弟程六知楚州

炯炯明珠照双璧,当年三老苏、程、石。

里人下道避鸠杖,刺史迎门倒凫舄。

我时与子皆儿童,狂走从人觅梨栗。

健如黄犊不可恃,隙过白驹那暇惜。

醴泉寺古垂橘柚,石头山高暗松栎。

诸孙相逢万里外,一笑未解千忧集。

子方得郡古山阳,老手生风谢刀笔。

我正含毫紫微阁,病眼昏花困书檄。

莫教印绶系馀年,去扫坟墓当有日。

功成头白早归来,共藉梨花作寒食。

(0)

日长简仲咸

日长何计到黄昏,郡僻官闲昼掩门。

子美集开诗世界,伯阳书见道根源。

风飘北院花千片,月上东楼酒一樽。

不是同年来主郡,此心牢落共谁论。

(0)
诗词分类
重阳节 人生 寒食节 悼念 赞美 中秋节 田园 山水 思乡 夏天 爱情 元宵节 母亲 战争 劳动 励志
诗人
袁凯 汤显祖 卢照邻 赵构 于石 李群玉 刘挚 段克己 张纲 陈孚 戴叔伦 宋之问 曹操 王令 俞明震 沈宜修 吴敬梓 况周颐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