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随海上查,子岂无扁舟。
白日照执袂,埋骨已经秋。
高随海上查,子岂无扁舟。
白日照执袂,埋骨已经秋。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游子在海上寻觅舟船的情景,表达了对归家的强烈渴望和孤独漂泊中对亲人的思念。诗人巧妙地运用“高随海上查”这一句式,展现了主人公迫切的心情,同时也反映出当时社会的动荡不安。
“子岂无扁舟”一句,则透露出诗人对于能够归家的渴望和对远方家乡的思念。这里的“扁舟”可能暗喻着简陋而安全的避难之所,也许是诗人内心深处对于平静生活的向往。
接下来的两句“白日照执袂,埋骨已经秋”,则描绘了主人公在异乡漂泊中的凄凉景象。“白日”和“执袂”的对比,突显出光明与阴暗、温暖与寒冷的强烈反差。诗人用“埋骨已经秋”来表达自己长时间漂泊外地,对于归宿的渴望,以及如果不能及时回家,可能就永远留在异乡了的无奈和悲凉。
整首诗通过对比手法和深情的抒发,展现出诗人复杂的情感世界以及对亲情、故土的深刻怀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