呜呼五亩宫,兹实英气聚。
长楸径天风,森然虬龙舞。
岂无枭鸱托,噤嗉不能吐。
翔鸾翼丹桷,蟠螭绣文柱。
中有贵者像,峄碧流眉宇。
礼犹素王亚,秩非客卿伍。
杨墨既廓如,仪秦亦微沮。
伊昔传食时,天开齐梁主。
其用不一究,归乃成万古。
诸伧何为者,瑱珠列周庑。
三复仁义篇,悠然配神禹。
呜呼五亩宫,兹实英气聚。
长楸径天风,森然虬龙舞。
岂无枭鸱托,噤嗉不能吐。
翔鸾翼丹桷,蟠螭绣文柱。
中有贵者像,峄碧流眉宇。
礼犹素王亚,秩非客卿伍。
杨墨既廓如,仪秦亦微沮。
伊昔传食时,天开齐梁主。
其用不一究,归乃成万古。
诸伧何为者,瑱珠列周庑。
三复仁义篇,悠然配神禹。
这首诗是明代文学家王世贞所作的《谒孟庙敬述》,通过对孟庙的描绘,表达了对儒家圣贤孟子的敬仰和对仁义之道的推崇。诗中以“五亩宫”象征孟庙的庄重与神圣,"英气聚"形容孟子精神的凝聚。"长楸径"、"天风"、"虬龙舞"则营造出庙宇的宏伟与神秘气氛。
诗人指出,尽管庙内有枭鸱这样的不祥之物,但它们被孟子的威严所震慑,不敢妄动。"翔鸾"、"蟠螭"等意象则进一步强调了庙宇的华美与尊贵,以及孟子画像的威严。孟子的地位被比作亚圣,高于一般的客卿,显示其崇高的学术地位。
诗中提到杨朱、墨翟的学说在孟子面前显得狭隘,而辩士仪秦也感到谦卑,表明孟子的思想具有深远影响。诗人回忆孟子曾受齐梁君主礼遇的历史,暗示其思想的重要性超越时代,流传万古。
最后,诗人质问那些列于庙廊的庸碌之人,为何不能像周公瑾玉那样深入理解并实践仁义,以此表达对后人未能充分领悟孟子教诲的遗憾,同时赞美孟子的智慧如同神禹般伟大,值得世人长久地追慕和学习。
寻疑天意丧斯文,故选茅峰寄白云。
酒后只留沧海客,香前唯见紫阳君。
近年已绝诗书癖,今日兼将笔砚焚。
为有此身犹苦患,不知何者是玄纁。
摇落长年叹,蹉跎远宦心。
北风嘶代马,南浦宿阳禽。
佳此黄花酌,酣馀白首吟。
凉云霾楚望,濛雨蔽荆岑。
登眺思清景,谁将眷浊阴。
钓歌出江雾,樵唱入山林。
鱼以嘉名采,木为美材侵。
大道由中悟,逍遥匪外寻。
参佐多君子,词华妙赏音。
留题洞庭观,望古意何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