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子方三岁,相从便北征。
如何成远客,强半为浮名。
岸曲帆随转,波澄水渐平。
邻舟闻笑语,都是异乡声。
有子方三岁,相从便北征。
如何成远客,强半为浮名。
岸曲帆随转,波澄水渐平。
邻舟闻笑语,都是异乡声。
这首清代诗人路秀贞的《运河道中》描绘了一个年轻的父亲带着三岁的孩子踏上旅途的情景。诗中表达了对远离家乡、追求功名的无奈与感慨。首句“有子方三岁,相从便北征”写出了家庭的小小牵绊和孩子的天真陪伴,透露出离别的不舍。接着,“如何成远客,强半为浮名”揭示了诗人为了追求虚名而不得不远离亲人,流露出对世俗名利的反思。
“岸曲帆随转,波澄水渐平”通过描绘运河两岸曲折的河岸和水面的平静,暗示了旅途的艰辛与内心的平静相对照,展现了诗人对未知前路的淡然态度。最后两句“邻舟闻笑语,都是异乡声”,以他人的欢声笑语衬托出自己的孤独感,进一步强化了异乡之感和对故乡亲人的思念。
整体来看,这首诗情感真挚,寓言深刻,展现了清代文人对于人生选择和亲情价值的思考。
梅天喜蒸润,江国饱雨泽。
况我谪逐人,穷巷宜阒寂。
今夕复何夕,门有此佳客。
贫家亦效勤,草草具一食。
高兴良未尽,奈此短景迫。
微言若发蒙,喜获此三益。
人生务明德,馀景不足惜。
区区名利人,长年竟何得。
使我市朝心,一扫便无迹。
怀君如古人,每事三叹息。
璇源多清派,兰谷无绝芳。
之子相门裔,高才映周行。
妙年弄文史,雅志含圭璋。
中岁困官簿,铢两争低昂。
一通金闺籍,荏苒潘鬓霜。
剖符屡麾阮,执戟更疲扬。
闻君近多暇,归偃三经堂。
左右褫绅组,纵横罗巾箱。
安驱仁义涂,弭节名声场。
战酣道始胜,心泰无癯尪。
壮思挟飞藻,诏我临霞章。
我时坐铃阁,寂寞如禅房。
开缄一快读,隽味腴且长。
高义溢句流,清风随篇翔。
感人不无意,在水河汤汤。
吾匪辩音者,空冀怀仁藏。
矧属岁躔暮,百卉皆芸黄。
何以谢君子,松柏同苍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