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贺梅》
《贺梅》全文
元 / 李孝光   形式: 七言律诗

水落山空百草乾,天公玉女耐高寒。

松根云煖客吹笛,竹外月高谁倚门?

岁晚王孙犹怨色,天寒公主欲归魂。

北风端是春消息,吹得雪多花更繁。

(0)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冬日山林的静谧景象,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自然界的冷寂与生命的坚韧。首句“水落山空百草乾”以简洁的语言勾勒出冬季山林的荒凉景象,水退尽,山显得空旷,百草枯萎,营造出一种清冷而孤寂的氛围。

接着,“天公玉女耐高寒”一句,将自然界的寒冷赋予了女性化的特质,用“玉女”形象化地表现了大自然在严冬中的坚韧与美丽,暗示了即使在极端的环境下,生命依然能够展现出其独特的魅力。

“松根云煖客吹笛,竹外月高谁倚门?”这两句进一步深化了画面的意境。松树根部的温暖与笛声相映成趣,竹林外高悬的明月则让人联想到孤独的守望者。这里不仅描绘了自然景观,也隐含了人的情感与思考,仿佛在问世间还有谁在这样的夜晚静静地等待或思考。

“岁晚王孙犹怨色,天寒公主欲归魂。”这两句运用了典故,借古代贵族的形象表达了对时光流逝、人生无常的感慨。王孙和公主分别代表了贵族阶层的年轻与年长者,他们的“怨色”和“欲归魂”的心理状态,反映了对岁月无情、生命短暂的深深忧虑。

最后,“北风端是春消息,吹得雪多花更繁。”这一句巧妙地转折,将寒冷的北风视为春的使者,预示着生机即将复苏。雪花在风中飘落,却孕育着春天的花朵更加繁盛的景象,寓意着即便是在最严酷的冬天,生命的力量与希望也从未消失,总会在某个时刻绽放出新的生命力。

整首诗通过对比与象征的手法,展现了冬日山林的静美与生命的顽强,同时也蕴含了对时间流转、生命意义的深刻思考。

作者介绍
李孝光

李孝光
朝代:元

李孝光(1285~1350),元代文学家、诗人、学者。初名同祖,字季和,号五峰,后代学者多称之“李五峰”。温州乐清(今属浙江)人。少年时博学,以文章负名当世。他作文取法古人,不趋时尚,与杨维桢并称“杨李”。早年隐居在雁荡五峰山下,四方之士,远来受学,名誉日广。至正七年(1347)应召为秘书监著作郎,至正八年擢升秘书监丞。至正十年(1350)辞职南归,途中病逝通州,享年66岁。著有《五峰集》20卷。 
猜你喜欢

真月夜夜满,妄见有盈亏。

譬如匣中镜,一成岂合离。

腥蟆与狡兔,谬及丹桂枝。

我今尽扫荡,庶识真月为。

(0)

赠韩侍郎

仆射陂头鹭宿秋,使君行色晓云浮。

几章乞得閒归去,平日将何事绊留。

久幸沃心舒谠议,暂堪俯首贬忠谋。

黄金带念多人有,乌角巾怜独自休。

谈笑弟兄从此乐,杯盘宾客莫言愁。

惭予本是山中士,可复魂劳陇上舟。

(0)

感事

王师真不战,天险易摧残。

尽室少徒步,朝饥夜更寒。

胡尘无甸服,汉月照长安。

凶悍仍无礼,嗔予不守官。

(0)

赠雷僧·其二

东奔西走肯徘徊,言语相残听鼻雷。

未料此生终作底,可知不为学诗来。

(0)

致仕归东里

板令悬车欠四年,散关如砥去欣然。

郑州门首人争入,谁伴山翁老洧渊。

(0)

冤朐路

棠梨叶战风骚骚,纸钱窸窣鸣空郊。

背人独鸟归寒巢,予亦投村指横桥。

茅檐霜月照征袍,夜冷不寐闻狐嘷。

悼我为生良已劳,两手如龟髀肉消。

青楼公子烧兰膏,雪压屋倒饮方豪,睡觉三竿红日高。

(0)
诗词分类
离愁 伤春 忆昔 闺思 黄河 访友 劝勉 喜悦 竹子 客愁 写山 写鸟 亲情 音乐 宫怨 贬谪 相思 惜春
诗人
许兰 翁洮 秦嘉 华岩 范质 何澹 福康安 岑文本 管道升 义净 宋齐丘 刘将孙 廖融 尤棐 李林甫 陈澧 鲍桂星 灵澈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