谁是鸿毛谁泰山,古人去矣不得攀。
眼前狐貉啖人尽,长乐一老依然顽。
谁是鸿毛谁泰山,古人去矣不得攀。
眼前狐貉啖人尽,长乐一老依然顽。
这首诗以对比和讽刺的手法表达了对世事变迁和人生价值的思考。"谁是鸿毛谁泰山",意在问谁能在历史长河中留下深刻的印记,像鸿毛与泰山之别,暗示了个体在时间面前的渺小。"古人去矣不得攀"进一步强调过去的伟人已不可及,暗示后人难以超越。
"眼前狐貉啖人尽"运用比喻,将当权者或世俗小人比作贪婪的狐狸和貉子,他们无情地吞噬他人,形象揭示了现实社会的丑陋面。"长乐一老依然顽"则以讽刺的口吻,指出即使在这样的环境中,仍有像"长乐一老"那样固执己见、不随波逐流的人,他们的坚守显得尤为突兀。
整首诗通过鲜明的对比,既批评了世态炎凉,也赞扬了那些不为世俗所动的高尚品格,体现了丘逢甲诗中的深刻哲理和批判精神。
乌乎古云,蔚有时誉。执古刀尺,割弃华组。
宿钞成山,臆断意取。群疑塞胸,耳领心悟。
汲汲著书,恢恢养士。猗公之起,惟皇有旨。
猗法之嗣,惟北峰有子。远矣北峰,曰公是似。
胡不百年,后学之思。公不百年,后学思之。
矧予卜邻,岁寒畴依。稚予阅朋,至老无几。
惟兹不磨,昭然永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