怕识干戈。箫吹碧玉,酒荐红罗。
知己平生,相逢有几,愁外消磨。年光流水如波。
凭危阑、纹犀奈何。风雨无情,燕莺能惜,花底春多。
怕识干戈。箫吹碧玉,酒荐红罗。
知己平生,相逢有几,愁外消磨。年光流水如波。
凭危阑、纹犀奈何。风雨无情,燕莺能惜,花底春多。
这首词以"怕识干戈"开篇,表达了对战乱的忧虑和对和平生活的向往。"箫吹碧玉,酒荐红罗"描绘了一幅宁静而奢华的画面,暗示了词人对昔日繁华的怀念。"知己平生,相逢有几,愁外消磨"流露出词人对友情的珍视以及时光流逝中友情的不易保持。
"年光流水如波"运用比喻,将时间比作流水,形象地表达了岁月匆匆,时光荏苒的感慨。"凭危阑、纹犀奈何"中的"危阑"寓意高处或边疆,"纹犀"可能指犀牛角,此处可能暗指战争的威胁,词人无奈地感叹面对这样的局势无能为力。
最后三句"风雨无情,燕莺能惜,花底春多"借景抒情,风雨象征着世事变迁,燕莺和繁花则象征美好的事物,然而即使春光再美,也无法抵挡风雨的摧残,表达了词人对美好事物易逝的深深惋惜。
整体来看,这是一首寓言性较强的作品,通过细腻的情感表达和生动的意象,展现了词人对时局和个人命运的深沉思考。
昔游登四明,回望天台峰。
苍茫见远色,积翠浮遥空。
维时凝雪霁,石窗晓玲珑。
高寒心骨清,炫耀目力穷。
八表降云气,万里来天风。
想像琼台观,杳在丹霞中。
归来愿游览,及此春花红。
真源隔迷途,旷绝不可通。
烟萝冷秋月,夜雨鸣梧桐。
梦寐发幽感,徒嗟尘累蒙。
王子吹笙侣,高情谅谁同。
清言契夙心,奋策得所从。
振衣石梁上,思蹑飞仙踪。
飘飖从遐观,不必升华嵩。
佳游复我愆,有怀郁忡忡。
犹怜双飞鹤,来候岩前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