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小偈四首寄示心然道人聊资体味以进个中精淳之趣·其四》
《小偈四首寄示心然道人聊资体味以进个中精淳之趣·其四》全文
宋 / 释守卓   形式: 偈颂  押[鱼]韵

非许复何如,法界一蘧庐。

于中全谛实,此外尽撩虚。

(0)
鉴赏

这首诗由宋代僧人释守卓所作,名为《小偈四首寄示心然道人聊资体味以进个中精淳之趣》的第四首。诗中以简练的语言表达了对佛法深邃哲理的领悟与追求。

“非许复何如,法界一蘧庐。” 开篇即以“非许复何如”提出疑问,引出对法界的思考。法界,佛教术语,指一切存在和现象的总和。蘧庐,比喻短暂、无常的事物。这里通过对比,强调了在瞬息万变的世界中,唯有佛法能提供永恒的指引与慰藉。

“于中全谛实,此外尽撩虚。” 后两句进一步阐述了佛法的真谛。在佛法的智慧中,一切皆是真实的,没有虚妄可言。而超出佛法范围之外,世间的一切则充满了虚幻与不真实。这不仅是对佛法价值的肯定,也是对世俗生活的反思,提醒人们在追求物质与表面的满足时,不应忽视内在精神世界的探索与修行。

整首诗以简洁明快的语言,深刻揭示了佛法与世俗生活之间的对比与联系,体现了作者对佛法精深理解与独特见解。通过这样的表达,不仅传达了对佛法的崇敬之情,也鼓励读者深入体味佛法的精髓,寻求内心的平静与智慧。

作者介绍

释守卓
朝代:宋

释守卓(一○六五~一一二四),俗姓庄,泉南(今福建泉州)人。弱冠游京师,肄业天清寺,试大经得度。游学至三衢,见南禅清雅禅师。舍去,抵姑苏定慧寺,从遵式禅师,通《华严》。时灵源清禅师住龙舒太平寺,道鸣四方,遂前往依从。清禅师迁住黄龙寺,守卓随侍十载。既而又至太平寺,佛鉴勤禅师请居第一座。后主舒州甘露寺,又迁庐州能仁资福寺,终住东京天宁万寿寺。称长灵守卓禅师,为南岳下十四世,黄龙清禅师法嗣。徽宗宣和五年十二月二十七日卒,年五十九。有《长灵守卓禅师语录》。
猜你喜欢

送李希贤提两浙学二首·其一

山僧下山时,僧送不出山。

但问下山僧,此去几时还。

乳水闲一孔,白云留半间。

秪恐僧还少,僧还谁闭关。

(0)

杂诗二首·其一

雪霰纷漉漉,忽然见朝暾。

冰霜坠盈地,中有青苔痕。

幡幡鸣春鸟,解使朝变昏。

果哉乌鸦白,不谓黄河浑。

小雅歌缗蛮,陈王悲豆根。

此曲勿复竟,子兰方在门。

(0)

惜梅

独树墙西老更繁,几回相伴月黄昏。

东风只为芳菲计,不道飞花已满园。

(0)

戏窗前小桃

小桃甚小能芬芳,乃在主人厅柱傍。

忽然见此婉清扬,使我废书典衣裳。

去年柔弱风中狂,樊姬痴小未解妆。

绿罗衫袂红锦裆,一笑伴我窗风凉。

一春寂寞卧桁杨,花气扑帘闻昼香。

水瓢竹格小匡床,主人乃是江左王。

小桃小桃弗尔伤,坐看明年厅柱长。

(0)

记园中草木二十首·其三柽

读《诗》识其名,谁谓材无用。

西戎每渡河,此木能载重。

所以人字之,岂在作梁栋。

两株倚东篱,计亦七年种。

相对垂青丝,蓦地来二仲。

(0)

和陆廉伯昼寝次老杜韵

杜老当时句宛然,况逢四月称高眠。

绿池芳草纷纷积,白日游丝冉冉牵。

史馆何人仍儤直,睡乡无事莫开边。

炉熏已冷茶烟起,自笑闲官可质钱。

(0)
诗词分类
梅花 春节 读书 七夕 春天 爱国 哲理 送别 端午节 思念 友情 月亮 重阳节 人生 寒食节 悼念 赞美
诗人
任伯雨 西鄙人 虞姬 刘令娴 李夔 华允诚 曾公亮 胡深 徐俨夫 李元纮 石涛 高斌 刘安世 蒋瑎 姜宸英 珠帘秀 高崇文 丁立诚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