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答弘农故吏民诗》
《答弘农故吏民诗》全文
魏晋 / 孙楚   形式: 四言诗

昔我先侯,迈德垂化。康哉之咏,实由良佐。

惟余忝辱,弗克负荷。每历贵邦,仰瞻泰华。

追慕先轨,感想哀嗟。诜诜臣故,爰及群士。

皓首老成,率彼邑里。阐崇高义,长幼以齿。

(0)
拼音版原文全文
hóngnóngmínshī
wèijìn / sūnchǔ

xiānhóu

màichuíhuà

kāngzāizhīyǒng

shíyóuliángzuǒ

wéitiǎn


měiguìbāng

yǎngzhāntàihuá

zhuīxiānguǐ

gǎnxiǎngāijiē

shēnshēnchén

yuánqúnshì

hàoshǒulǎochéng


chǎnchónggāo

chángyòu齿chǐ

鉴赏

这首诗是对昔日恩泽的怀念和追思,充满了对先君德政的颂扬之情。开篇“昔我先侯,迈德垂化”即表明了这种情感,先侯的美德如同甘露般滋润着百姓。接着“康哉之咏,实由良佐”则强调了这些美好的政治成就是由贤能的辅佐得以实现的。

然而诗人也意识到自己无法承担起先人的重任,“惟余忝辱,弗克负荷”,这是对个人的能力和担当的一种自谦。尽管如此,他依然怀念那些美好的时光,每当经过昔日繁华的地方,都会仰望那座高耸的泰华山,以此来寄托自己的思念。

“追慕先轨,感想哀嗟”表达了诗人对过往的深深留恋和不舍。接下来的“诜诜臣故,爰及群士”则是对昔日同僚和朋友的一种怀念之情,而“皓首老成,率彼邑里”则描绘了诗人自己已经年迈,头发斑白,但依然带领着村里的百姓。

最后,“阐崇高义,长幼以齿”表明了诗人希望能够将这些美好的德政和高尚的理念传承下去,让老幼皆知。这首诗通过对先君美德的追忆和对个人的自谦,以及对过去美好时光的怀念,展现了一种深沉的历史感和社会责任感。

作者介绍
孙楚

孙楚
朝代:魏晋   字:子荆   籍贯:西晋太原中都   生辰:?—293

孙楚(?-293年),字子荆。太原中都(今山西省平遥县西北)人,西晋官员、文学家。曹魏骠骑将军孙资之孙,南阳太守孙宏之子。出身于官宦世家,史称其“才藻卓绝,爽迈不群”。少时想要隐居,对王济说:“当枕石漱流”,不小心说成了“漱石枕流”。王济反问:“流可枕,石可漱乎?”孙楚说:“所以枕流,欲洗其耳;所以漱石,欲砺其齿。”身为中正的王济“状”孙楚为“天材英博,亮拔不群”,为镇东将军石苞的参军。
猜你喜欢

题李卫公诗二首·其二

势欲凌云威触天,权倾诸夏力排山。

三年骥尾有人附,一日龙须无路攀。

画閤不开梁燕去,朱门罢埽乳鸦还。

千岩万壑应惆怅,流水斜倾出武关。

(0)

齐宫

白马杂金饰,言从雕辇回。

粉香随笑度,鬓态伴愁来。

远水斜如剪,青莎绿似裁。

所恨章华日,冉冉下层台。

(0)

诗三百三首·其一三七

董郎年少时,出入帝京里。

衫作嫩鹅黄,容仪画相似。

常骑踏雪马,拂拂红尘起。

观者满路傍,个是谁家子。

(0)

诗三百三首·其二六九

自从出家后,渐得养生趣。

伸缩四肢全,勤听六根具。

褐衣随春冬,粝食供朝暮。

今日恳恳修,愿与佛相遇。

(0)

诗三百三首·其一三九

人以身为本,本以心为柄。

本在心莫邪,心邪丧本命。

未能免此殃,何言懒照镜。

不念金刚经,却令菩萨病。

(0)

秋墅

欲暮候樵者,望山空翠微。

虹随馀雨散,鸦带夕阳归。

穷巷长秋草,孤村时捣衣。

谁知多病客,寂寞掩柴扉。

(0)
诗词分类
归隐 和诗 伤逝 泰山 闺怨 羁旅 奉和 赞颂 应制 离愁 伤春 忆昔 闺思 黄河 访友 劝勉 喜悦 竹子
诗人
刘定之 李从善 嵇璜 鲍令晖 李元度 裴秀 傅尧俞 孔绍安 王播 范泰 林外 何晏 陈沆 范传正 钦叔阳 刘孝孙 琴操 张嘉贞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