遥山极浦莽苍烟,万里何由寄锦笺。
化石未成心尚在,为云不返梦犹牵。
鸳鸯岂宿飞狐塞,菡萏难开饮马泉。
纵是封侯消息近,春残花老各潸然。
遥山极浦莽苍烟,万里何由寄锦笺。
化石未成心尚在,为云不返梦犹牵。
鸳鸯岂宿飞狐塞,菡萏难开饮马泉。
纵是封侯消息近,春残花老各潸然。
这首明代诗人张元凯的《闺怨二首(其一)》描绘了一幅辽阔而寂寥的画面,首句“遥山极浦莽苍烟”展现出远方山峦与水边弥漫的苍茫雾气,营造出一种空旷而迷茫的意境。诗人借此表达闺中人对远方亲人的思念之情,感叹“万里何由寄锦笺”,意味着相隔万里,无法传递书信以慰藉相思。
接下来,“化石未成心尚在,为云不返梦犹牵”两句,通过比喻表达了主人公对爱情的执着和对旧日情感的深深怀念。即使化作化石,心念仍在;即使身化浮云,梦境中仍牵挂着对方。鸳鸯象征着夫妻恩爱,而“鸳鸯岂宿飞狐塞”暗示了分离的境况,鸳鸯不能共宿,更显离别之苦。
“菡萏难开饮马泉”借荷花未开的意象,进一步渲染了闺中人的孤独与期盼,饮马泉寓意边塞艰苦,荷花难以在这样的环境中绽放,暗指主人公的爱人身处异地,环境艰难。
最后两句“纵是封侯消息近,春残花老各潸然”,揭示了即使亲人即将封侯,但春天将尽,花儿凋零,两人的情感依然无法改变各自的哀伤。这里的“春残花老”既是自然景象,也是心境的写照,表达了深深的感伤和无奈。
整体来看,这首诗以景寓情,通过细腻的比喻和生动的意象,展现了闺中人对远方亲人的深深思念和对美好时光流逝的感慨,情感深沉而动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