鹤氅云边倚晓寒。琴丝碧海为谁弹。
何曾仙佛无凭准,但惜人间解意难。
毫浣露,纸薰兰。新词一卷托心肝。
吟成不倚筝琶和,声出烟霄缥缈间。
鹤氅云边倚晓寒。琴丝碧海为谁弹。
何曾仙佛无凭准,但惜人间解意难。
毫浣露,纸薰兰。新词一卷托心肝。
吟成不倚筝琶和,声出烟霄缥缈间。
这首《鹧鸪天》是清代末年至近代初的诗人何振岱所作,描绘了一幅清晨静思的画面。首句“鹤氅云边倚晓寒”以鹤氅披身,倚立于晨寒之中,形象生动地刻画了诗人在清冷的早晨独自沉思的形象。次句“琴丝碧海为谁弹”则借琴声表达了诗人内心的孤独与期待,仿佛琴音穿越碧海,寻找知音。
第三句“何曾仙佛无凭准”暗示诗人对超脱尘世的向往,但又质疑世间是否有真正的仙佛可以指引。接着,“但惜人间解意难”表达了诗人对人间理解的渴望,感叹知音难觅,理解之情难得。
后半部分“毫浣露,纸薰兰”通过细节描绘,展现出诗人创作时的专注与雅致,新词如露珠般清新,纸张散发着兰花的香气,寄托着诗人满腔的情感。最后两句“吟成不倚筝琶和,声出烟霄缥缈间”更是点明诗人创作时的意境,他的诗歌无需世俗的伴奏,直接从内心深处发出,直入云霄,显得超凡脱俗。
整体来看,这首诗情感深沉,寓言性强,展现了诗人独特的艺术追求和人生哲理。
孤嗜难众悦,今听非昔弦。
美人西山秀,藏茹饮涧泉。
雪蓑韫明月,永棹剌野船。
宝祲耿不掩,球声匆复珊。
闻者已瞠若,鬻之谅悠然。
良环彼何憎,击缶俗所便。
老我讵能聪,妙音误至前。
古人子所思,而我岂古贤。
借不满子赏,能不聊子叹。
故家富彦士,梧竹映芝兰。
紫余乃祖橐,朱遍群从轓。
迅趾岂地行,逸翎当云骞。
勖哉塼羊角,何必怀西山。
人趁村中市,鸡鸣檐上笼。
忽看一天紫,未吐半轮红。
谁撼扶桑露,吹来杨柳风。
诗肩忍凉冷,已出两臞峰。
昨夜云为崇,今霄月始妍。
如何一日隔,便减半分圆?
影里偏宜竹,光中不剩天。
客来休遣去,我醉正无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