远寻花。正风亭霁雨,烟浦移沙。
缓提金勒,路拥桃叶香车。
凭高帐饮,照羽觞、晚日横斜。六朝浪语繁华。
山围故国,绮散馀霞。
无奈尊前万里客,叹人今何在,身老天涯。
壮心零落,怕听叠鼓掺挝。
江浮醉眼,望浩渺、空想灵槎。曲终泪湿琵琶。
谁扶上马,不省还家。
远寻花。正风亭霁雨,烟浦移沙。
缓提金勒,路拥桃叶香车。
凭高帐饮,照羽觞、晚日横斜。六朝浪语繁华。
山围故国,绮散馀霞。
无奈尊前万里客,叹人今何在,身老天涯。
壮心零落,怕听叠鼓掺挝。
江浮醉眼,望浩渺、空想灵槎。曲终泪湿琵琶。
谁扶上马,不省还家。
这首诗描绘了一种怀旧和对过往繁华时期的深深留恋。开篇“远寻花”即表达了诗人对于美好事物的追求与向往。在“正风亭霁雨,烟浦移沙”的景象中,诗人通过细腻的笔触描绘出一幅水乡春日的画面,凸显了自然景色的柔和与动人。
紧接着,“缓提金勒,路拥桃叶香车”则是对往昔时光的一种回忆,金勒即马勒,是古代用来装饰马头上的物品,这里象征着一种高贵与华丽。路上被桃花簇拥的香车,更增添了一份生动和美好。
“凭高帐饮,照羽觞、晚日横斜”则展现了诗人在高处饮酒,对着斜阳,手执羽毛装饰的杯盏,感受着夕阳西下的寂寥与孤独。这里的景象设置营造了一种超脱世俗、自得其乐的情境。
“六朝浪语繁华”一句,诗人通过对南京六朝历史文化的回顾,表达了对于过去辉煌文化的怀念和赞美。而“山围故国,绮散馀霞”则是对故土的深情留恋,山环绕着古老的国度,天边散布着淡淡的云霞,这里寄寓了诗人对于家乡深厚的情感。
接下来的“无奈尊前万里客,叹人今何在,身老天涯”表现了诗人的悲凉与无奈。面对着远方故土的尊贵座位,他不禁感慨万千,对于往日友伴如今何在,只能叹息岁月匆匆,自己也已年迈,处于天涯。
“壮心零落,怕听叠鼓掺挝”一句,则是对往昔英雄豪情的回忆与现在无力回天的悲哀。叠鼓即战鼓,这里表达了诗人对于战争和动荡时代的恐惧。
“江浮醉眼,望浩渺、空想灵槎”则是对过往美好事物的一种空想与幻想。灵槎,是古代帝王墓前的石刻,这里代表了历史的沉重与辉煌。诗人在江边,以醉眼眺望着浩渺的远方,心中充满了对过往美好事物的空想。
最后,“曲终泪湿琵琶”则是诗人在音乐结束后,听着琵琶的声音不禁潸然泪下,表达了对于音乐的深情与对过去时光的无尽留恋。而“谁扶上马,不省还家”则是一种失落感和迷茫感,诗人在提问中表现出了对于归途的困惑与茫然。
整首诗以其丰富的情感、深邃的意境以及精美的语言,成功地将读者带入了一个充满怀旧情调的艺术世界。
秦如马后牛,吕氏非复嬴。
天欲厚其毒,假手李客卿。
功成志自满,积恶如陵京。
灭身会有时,徐观可安行。
沙丘一狼狈,笑落冠与缨。
太子不少忍,顾非万人英。
魏、韩裂智伯,肘足本无声。
胡为弃成谋,托国此狂生。
荆轲不足说,田子老可惊。
燕赵多奇士,惜哉亦虚名。
杀父囚其母,此岂容天庭。
亡秦只三户,况我数十城。
渐离虽不伤,陛戟加周营。
至今天下人,悯燕欲其成。
废书一太息,可见千古情。
时新满座闻名字,别久何人记色香。
叶似杨梅蒸雾雨,花如卢橘傲风霜。
每怜莼菜下盐豉,肯与葡萄压酒浆。
回首惊尘卷飞雪,诗情真合与君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