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次韵刘焘抚勾蜜渍荔支》
《次韵刘焘抚勾蜜渍荔支》全文
宋 / 苏轼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阳]韵

时新满座闻名字,别久何人记色香。

叶似杨梅蒸雾雨,花如卢橘傲风霜。

每怜莼菜下盐豉,肯与葡萄压酒浆。

回首惊尘卷飞雪,诗情真合与君尝。

(0)
拼音版原文全文
yùnliútāogōuzhī
sòng / shì

shíxīnmǎnzuòwénmíngbiéjiǔrénxiāng

yángméizhēnghuāàofēngshuāng

měiliánchúncàixiàyánchǐkěntáojiǔjiāng

huíshǒujīngchénjuànfēixuěshīqíngzhēnjūncháng

鉴赏

这首诗是北宋文学家、书法家苏轼的作品,体现了他特有的豪放与深沉。诗中“时新满座闻名字”一句表明诗人在社交场合中的名声如日中天,“别久何人记色香”则反映出即便是久违的人也难忘其风采。

接下来的两句“叶似杨梅蒸雾雨,花如卢橘傲风霜”以生动的笔触描绘了植物的形态与气质。叶子像杨梅般在细雨中渍染出淡雅之美,花朵则如同卢橘一般,即使在严寒的风雪中也能保持其傲然之姿。

“每怜莼菜下盐豉,肯与葡萄压酒浆”这两句诗表达了诗人对普通蔬菜和果实的怜悯,以及愿意与它们共同制作美食的态度。这里展示的是一种平易近人的生活情趣。

最后,“回首惊尘卷飞雪,诗情真合与君尝”则透露出诗人在回顾往事时所感受到的情感波动,似乎一切都已如同卷起的飞雪一般逝去,而真正融入心中的,只有那份与君共度的诗意。

整首诗流露着苏轼对生活细节的观察、对人情冷暖的体悟以及他深沉的情感世界。

作者介绍
苏轼

苏轼
朝代:宋   字:子瞻   号:铁冠道人   籍贯:眉州眉山(四川省眉山市)

苏轼(1037年1月8日—1101年8月24日),字子瞻,又字和仲,号铁冠道人、东坡居士,世称苏东坡、苏仙。汉族,眉州眉山(今属四川省眉山市)人,祖籍河北栾城,北宋文学家、书法家、画家。嘉祐二年(1057年),苏轼进士及第。宋神宗时曾在凤翔、杭州、密州、徐州、湖州等地任职。元丰三年(1080年),因“乌台诗案”被贬为黄州团练副使。
猜你喜欢

夜宿三山禅房漫赋刀剑二首·其二剑

匣中有双剑,谁与辨雄雌。

当年解其一,遗我心所知。

双龙久未合,斗光望渐移。

终难授楚柄,聊用强自持。

水陆有二用,何当任所施。

堪笑世间人,腹中亦有之。

(0)

往余家金陵获交于萧昆阳民部今二十有七年远矣民部健饭难老彼此音问阙然甲寅冬其介弟萧还拙还泰和赋此往讯

当年结袜石头城,倾盖空惭国士名。

老我孤生投世网,多君壮岁解尘缨。

山川已间丘中赏,臭味遥同物外情。

念别忽惊三十载,空瞻南极一星明。

(0)

人日入郡谒谢史观察

去年人日欲焚鱼,人日今年却曳裾。

客舍不弹冯氏铗,夷门先驻信陵车。

风和万井花争发,日煖双旌柳乍舒。

共道阳春真有脚,曾从幽谷到枯株。

(0)

广陵邗沟怀古

不尽邗沟水,微茫日夜流。

潮连扬子渡,烟接海门秋。

树影浮荒堞,蝉声到客舟。

兴亡无限意,落木共悠悠。

(0)

病怀·其一

凉风微夜起,严霜结前楹。

泱漭清且永,皓月照堂阴。

馀光薄罗帷,起坐弹鸣琴。

芬芳南山炉,对之不成声。

岂无伯牙弦,懦响多悲辛。

徬徨揽衣起,挈带不盈袊。

烦疴捐体泽,容华日以零。

念此百忧集,且复抱重衾。

哀哀云间雁,噭噭随鸣砧。

邻鸡苦不曙,拥翅吹长音。

怆此感物怀,胡以涤烦襟。

美好谁能常,达哉古贤人。

愿言崇令德,千载遗荣名。

(0)

杯渡山

闻说禅踪此旧游,一杯飞渡渺沧洲。

山前卓锡泉犹有,岩上悬枝钟尚留。

石柱高标千古胜,兰花静挹四时幽。

登临欲觅烧丹诀,翘首层峦紫气浮。

(0)
诗词分类
乐观 地点 抒情 赠答 写雪 西湖 写水 生活 愤慨 忧国忧民 思亲 伤感 感慨 军旅 离别 乐府 壮志难酬 归隐
诗人
王安石 张萱 徐熥 陈恭尹 沈周 成鹫 徐渭 刘基 陈维崧 宋祁 皇甫汸 郭之奇 袁宏道 李纲 刘敞 孙承恩 何景明 薛瑄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