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年人日欲焚鱼,人日今年却曳裾。
客舍不弹冯氏铗,夷门先驻信陵车。
风和万井花争发,日煖双旌柳乍舒。
共道阳春真有脚,曾从幽谷到枯株。
去年人日欲焚鱼,人日今年却曳裾。
客舍不弹冯氏铗,夷门先驻信陵车。
风和万井花争发,日煖双旌柳乍舒。
共道阳春真有脚,曾从幽谷到枯株。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从去年的人日想要烧鱼,转而今年在人日时拜访官员的情景。通过对比去年与今年的行为,展现了诗人身份或心境的变化。诗中提到的“冯氏铗”和“信陵车”,分别借用了冯谖弹铗而歌和信陵君礼贤下士的典故,寓意着不同的人生阶段和处世态度。
接着,诗人描绘了一幅生机勃勃的春日景象:“风和万井花争发,日煖双旌柳乍舒。”春风和煦,百花竞放,阳光温暖,柳树初展新绿,生动地展现了春天的美丽与活力。这不仅是一幅自然景观的描绘,也隐含着对生活美好、社会和谐的向往。
最后,“共道阳春真有脚,曾从幽谷到枯株。”表达了人们对春天的喜爱和赞美,认为春天就像有脚一样,能从幽深的山谷走到枯萎的树木,赋予万物新生。这句话既是对自然现象的诗意描述,也是对社会变迁、人生境遇转变的一种隐喻,暗示着无论环境如何变化,总有希望和新生的可能。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诗人对生活态度的转变、对自然美景的欣赏以及对社会和谐与个人希望的追求,充满了积极向上的精神。
天游观妙化,人世事皆轻。
沆瀣藏仙境,津涯截海城。
一身凌汗漫,品类仰高明。
有道行藏小,无心视听精。
上疑灵蜃吐,下觉巨鳌擎。
雨气西帘入,月华东槛生。
山临左辅近,湖自会昌成。
风起僧钟直,村回野艇横。
莲枯收绣段,松静发琴声。
濠濮观鱼鸟,潇湘欠药蘅。
一层休更上,百尺有谁评。
昏日寒峰淡,残星远笛鸣。
醉如元亮兴,归引仲宣情。
阆苑琼为贵,黄州竹过清。
郡图添圣迹,画轴记新营。
奏乐渔人听,投车坐客盈。
八篇移古咏,四字立嘉名。
未必终成隐,清朝待秉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