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罢登楼赋,侵帘月正明。
雀声催远树,蛙鼓送三更。
世事方多警,乡关各有情。
怀人频徙倚,离思满江城。
读罢登楼赋,侵帘月正明。
雀声催远树,蛙鼓送三更。
世事方多警,乡关各有情。
怀人频徙倚,离思满江城。
这首诗《寄怀黎美周梁未央》由明代诗人周子显所作,通过细腻的描绘,展现了诗人对远方友人的深切思念与对家乡的深深眷恋之情。
首联“读罢登楼赋,侵帘月正明”,开篇即以“登楼赋”点题,借古人之文抒发自己的情感,而“月正明”则营造出一种静谧而又略带孤寂的氛围,为全诗奠定了情感基调。
颔联“雀声催远树,蛙鼓送三更”,运用拟人化的手法,将自然界的声响赋予情感色彩,雀鸟的鸣叫仿佛在催促着远处的树木,而青蛙的叫声则伴随着夜深人静的时刻,这两句生动地描绘了夜晚的宁静与生机,同时也暗示了时间的流逝和诗人内心的孤独。
颈联“世事方多警,乡关各有情”,转而探讨世事的复杂与多变,以及对故乡的深情厚意。这里的“警”字不仅指世事的警醒,也暗含着对人生百态的感慨,而“乡关各有情”则表达了无论身处何地,对故乡的思念之情始终如一。
尾联“怀人频徙倚,离思满江城”,直接表达了诗人对远方友人的思念之情。诗人不时地徘徊、凝望,心中充满了离别的思绪,这种情感蔓延至整个江城,既是对友人的思念,也是对自己内心深处情感的深刻挖掘。
整首诗情感真挚,语言流畅,通过景物描写与情感抒发相结合的手法,成功地构建了一个充满思念与乡愁的世界,展现了诗人丰富的情感世界和高超的艺术表现力。
士卒何草草,筑城潼关道。
大城铁不如,小城万丈余。
借问潼关吏:修关还备胡?
要我下马行,为我指山隅:
连云列战格,飞鸟不能逾。
胡来但自守,岂复忧西都。
丈人视要处,窄狭容单车。
艰难奋长戟,万古用一夫。
哀哉桃林战,百万化为鱼。
请嘱防关将,慎勿学哥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