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人不怕师子吼,须弥顶上翻筋斗。
沧溟竭尽正三更,生铁昆崙云外走。
石人不怕师子吼,须弥顶上翻筋斗。
沧溟竭尽正三更,生铁昆崙云外走。
这首诗是宋代禅僧释嗣宗所作的《颂古三首》之一,以奇特的想象力和生动的比喻描绘了一幅奇特的画面。"石人不怕师子吼",石人象征着坚定不移的内心,师子吼代表威严的挑战或智慧的震撼,石人无惧,显示出修行者的定力和从容。"须弥顶上翻筋斗",须弥山是佛教中的宇宙中心,诗人将人置于如此高处翻筋斗,形象地展现了超越世俗的超脱与自由。
"沧溟竭尽正三更",沧溟指的是大海,三更则是深夜时分,这里可能暗示着在寂静深沉的夜晚,修行者的心境如同大海般广阔而深邃。"生铁昆崙云外走",生铁比喻坚固不摧,昆仑则象征高山,云外则暗示极高的境界,整个画面描绘了修行者如生铁般坚韧,直冲云霄,追求精神上的升华。
整体来看,这首诗寓言性强,富有禅意,通过奇特的场景和生动的意象,传达出对超越世俗、追求内心宁静与智慧的禅修生活的赞美和向往。
春入帘帏线几添,更随桃茢快新瞻。
晓看密密轻丝堕,晚作纤纤细雨兼。
可喜田家馀谷粟,也应泽国饱鱼盐。
年丰更乐弦歌化,知是曹装渐趣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