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示宝觉二首·其二》
《示宝觉二首·其二》全文
宋 / 王安石   形式: 七言绝句  押[文]韵

重将坏色染衣裙,共卧钟山一坞云。

客舍黄粱今始熟,鸟残红柿昔曾分。

(0)
注释
重:再次。
将:拿。
坏色:污渍。
染:染色。
衣裙:衣物。
共:一起。
卧:躺下。
钟山:地名,指南京附近的钟山。
一坞:一片。
云:云雾。
客舍:旅店。
黄粱:比喻虚幻或不切实际的事物。
今始熟:现在才煮熟。
昔:从前。
曾:曾经。
分:分享。
翻译
再次用污渍染了我的衣裙,
与你同眠在钟山环绕的云雾中。
鉴赏

这两句诗出自北宋时期著名文学家、政治家王安石之手,是其《示宝觉二首(其二)》中的片段。王安石在诗中展现了他特有的生活情趣和深厚的文化底蕴。

“重将坏色染衣裳,共卧钟山一坞云。” 这两句描绘了一幅宁静恬淡的画面。“重将”指的是重新将旧物加以利用,“坏色”则是指那些已经失去了原有光彩的颜色。诗人用这些陈旧之物来染制衣裳,表达了他对简单生活的向往和珍惜资源的态度。“共卧钟山一坞云”则描绘了一种超脱世俗,与大自然合为一体的情景,钟山在这里象征着一种高远和纯净的境界。

“客舍黄粱今始熟,鸟残红柿昔曾分。” 这两句诗接着描写了一个旅途中的场景。“客舍”指的是旅途中暂住的地方,“黄粱”则是成熟的谷物,这里用来形容时间的流逝和事物的成长。诗人在这里表达了一种对时光流转、万物更新的感慨。而“鸟残红柿昔曾分”则透露出一种对自然景象的细腻观察和深情留恋,红柿是秋天的果实,这里用来形容季节更替,也暗示了时间的脚步无声而又迅速。

王安石通过这两组诗句,不仅展示了他对日常生活的关注,更表现出了他对于自然界的深切感悟和个人情感的抒发。他的诗作常常能够在平淡中见真章,体现了一种超越物质层面的精神追求。

作者介绍
王安石

王安石
朝代:宋   字:介甫   号:半山   生辰:1021年12月18日-1086年5月21日

王安石(1021年12月18日-1086年5月21日),字介甫,号半山,汉族,临川(今江西抚州市临川区)人,北宋著名思想家、政治家、文学家、改革家。庆历二年(1042年),王安石进士及第。历任扬州签判、鄞县知县、舒州通判等职,政绩显著。熙宁二年(1069年),任参知政事,次年拜相,主持变法。因守旧派反对,熙宁七年(1074年)罢相。一年后,宋神宗再次起用,旋又罢相,退居江宁。
猜你喜欢

杂画九首·其七

平川烟草自萋萋,南北东西路不迷。

牛饱心閒无外事,扬鞭笑指晚山低。

(0)

钱生坟前八景·其六芙蕖簇锦

英魂招不起,应在此徜徉。

红绿波相映,真成锦绣乡。

(0)

明妃

绝漠琵琶汉苑心,胡雏漫听岂知音。

自缘花貌浑难画,不是丹青故索金。

(0)

赠陈百一山人

六十看君白发新,江湖人笑往来频。

机心已息棋常负,谈舌犹存食未贫。

折柳重惊南浦暮,种桃空忆武陵春。

津亭渺渺应回首,故国并州意更真。

(0)

龙里驿次王兰亭文济韵口号

官閒曾喜住蓬莱,瘦马巅崖路转回。

破敌尚须鱼鸟阵,赋诗空儗凤凰台。

阳城不谏终当去,吕诲先知更让才。

忆别玄都春正好,桃花想见一番开。

(0)

赠某公归田

南国人龙忽在田,辞荣学道得长年。

欢同社日扶春醉,閒忆衙时废午眠。

观弈爱逢花外墅,耽吟惊出瀼西篇。

□□□□□□□,□□□□□□□。

(0)
诗词分类
梅花 春节 读书 七夕 春天 爱国 哲理 送别 端午节 思念 友情 月亮 重阳节 人生 寒食节 悼念 赞美
诗人
殷奎 王洪 李江 柯九思 王时翔 俞德邻 王绅 区怀年 薛始亨 释宗杲 金武祥 张方平 区怀瑞 丁澎 宋登春 韩邦奇 高濂 郑用锡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