伊我索居吟雪屋,怀君独夜步风廊。
语离尚忆三春暮,共醉曾分一日光。
忽喜斜封书绢白,更传妙语色丝黄。
遥知发兴虬松下,白眼看天自举觞。
伊我索居吟雪屋,怀君独夜步风廊。
语离尚忆三春暮,共醉曾分一日光。
忽喜斜封书绢白,更传妙语色丝黄。
遥知发兴虬松下,白眼看天自举觞。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范浚对友人翁承之的回赠之作,通过细腻的情感描绘和生动的场景刻画,展现了深厚的情谊与文人雅趣。
首句“伊我索居吟雪屋”,诗人独自一人在雪屋中吟诗,营造出一种清冷而静谧的氛围,表达了诗人内心的孤独与对文学创作的执着追求。接着“怀君独夜步风廊”一句,将情感转向对远方友人的思念,夜晚漫步于风廊,似乎在寻找那份心灵的慰藉。
“语离尚忆三春暮,共醉曾分一日光”两句,回忆起与友人相聚的美好时光,无论是离别时的依依不舍,还是共同欢聚的温馨时刻,都充满了深情厚谊。诗人通过这些细节,展现了友情的珍贵与不可替代。
“忽喜斜封书绢白,更传妙语色丝黄”则转而表达对友人来信的喜悦之情。一封白色的书信,传递着友人深沉的思绪与妙语连珠的话语,让诗人感到无比的温暖与兴奋。这里巧妙地运用了颜色的对比,增强了情感的表现力。
最后,“遥知发兴虬松下,白眼看天自举觞”描绘了一幅想象中的画面:友人在虬松之下,畅饮美酒,抬头望天,以白眼示人,展现出一种超脱世俗、自由洒脱的生活态度。这不仅是对友人形象的刻画,也是诗人内心向往的一种生活状态。
整首诗通过对友情、自然景色以及个人情感的细腻描绘,展现了诗人高雅的情操与深邃的思想,同时也体现了宋代文人对于友情、自然与生活的独特感悟。
悠悠荒路间,能使客心恻。
千里无居人,茫茫但蓁棘。
东西失蹊径,南北迷阡陌。
室庐尽空虚,坟垄皆发掘。
日行畏虎狼,夜卧忧盗贼。
今日狐兔场,当年帝王国。
兴亡故常理,何为至斯极。
泪下如流泉,潸潸自沾臆。
否泰恒相代,乘时圣明出。
垂衣成至治,天下定于一。
四夷奉琛贽,万国尊王室。
礼乐复兴行,流离再安集。
鸡犬声相闻,田畴富黍稷。
徵以鸿雁诗,于焉在中泽。
谢客开山兴,深居寄草堂。
曲阑凭野色,虚牖敞晴光。
路转青林合,泉流碧涧长。
群峦分向背,平楚接微茫。
兰茝含幽洁,松筠傲雪霜。
玄猿啼夜月,青鹤舞朝阳。
地僻烟霞古,云深草树凉。
藤梢藏钓石,桂子落琴床。
为识禽鱼性,终辞鸳鹭行。
真曾脱颖出,祇作善刀藏。
不爱烧金术,唯留煮石方。
赋诗閒点笔,勘易静焚香。
酿酒应浮白,收茶自过黄。
秋来看㓢竹,春尽课劙桑。
水暖分鱼种,崖寒取蜜房。
人高徵士节,天动少微芒。
道在名难隐,身閒乐叵量。
更知齐指马,诚足傲羲皇。
萧散氛埃表,高风不可忘。
我爱岩间古樗栎,蔽日参云过千尺。
樵苏来往作阴凉,不为风霜变颜色。
匠氏入林持斧斤,材无大小皆选抡。
豫章楩楠岂复有,独以无用全其身。
山僧因得养生理,故以岩樗自为比。
只把樛枝庇本根,肯誇美干招残毁。
幽人志士当勿疑,听我朗诵岩樗诗。
纵为梁栋或易挠,岩下清风无尽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