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得家书和陶渊明问来使作》
《得家书和陶渊明问来使作》全文
宋 / 孙锐   形式: 古风  押[屋]韵

我家平湖边,碧水豁清目。

儿读谁氏书,庭开几株菊。

绿笋可曾抽,银鱼想当馥。

尔归语细君,涤圃秫须熟。

(0)
拼音版原文全文
jiāshūtáoyuānmíngwènlái使shǐzuò
sòng / sūnruì

jiāpíngbiānshuǐhuōqīng

érshuíshìshūtíngkāizhū

绿sǔncéngchōuyínxiǎngdāng

ěrguījūnshúshú

注释
平湖:平静的湖面。
豁清目:使眼睛感到清新。
谁氏书:哪位名家的书籍。
庭开几株菊:庭院里有几丛菊花。
绿笋:嫩绿的竹笋。
银鱼:比喻清澈见底的小鱼。
尔归:你回来。
细君:古代对妻子的尊称。
涤圃秫:清洗田园的高粱。
熟:成熟。
翻译
我家坐落在平静的湖畔,碧波荡漾让人心旷神怡。
孩子们在读着哪位名家的书卷,庭院里种了几丛菊花点缀。
嫩绿的竹笋是否已经破土而出,银色的小鱼想必也散发着芬芳。
你回来后,把这些告诉你的夫人,园子里的高粱已经成熟,可以用来酿酒了。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宁静美好的田园风光,诗人通过对自然景物的细腻描写,表达了一种超脱世俗、归隐田园的心境。开篇“我家平湖边,碧水豁清目”两句,设置了一幅恬静的画面,其中“碧水”和“豁清目”生动地展现了湖边的宁静与美丽。

接着,“儿读谁氏书,庭开几株菊”两句,透露出诗人家中有书香气息,同时也种植着菊花,这些都是古代士人隐逸生活的常见象征。这里“谁氏书”未明指具体是哪位先贤之作,但可知是某部经典或文学作品,反映了诗人家庭的文化氛围。

“绿笋可曾抽,银鱼想当馥”两句,则是对家园生活的一种美好憧憬。这里的“绿笋”和“银鱼”,分别象征着春天的到来以及水中生灵的活力,而“曾抽”与“当馥”则表达了一种期待与希望之情。

最后,“尔归语细君,涤圃秫须熟”两句,似乎是在对远方归来的亲人诉说着家园生活的安宁与美好。这里的“细君”可能指的是诗人的亲人或知己,而“涤圃秫须熟”则是对田园劳作的一个温馨描写,展现了农事已经进入收获季节,家庭经济的充裕。

总体来看,这首诗通过对自然美景与家园生活的细腻描绘,表达了一种归隐田园、超脱尘世的心境。诗中的意象清新淡雅,语言朴实而不失优美,展现了诗人内心的平和与满足。

作者介绍

孙锐
朝代:宋

孙锐,吴江平望(今属江苏)人。度宗咸淳十年(一二七四)进士,授庐州佥判。时元兵南侵,愤贾似道误国,挂冠归。端宗景炎二年卒,年七十九。遗著由友人赵时远于元至元十八年(一二八一)编为《孙耕闲集》。事见本集卷首赵时远序及卷末《耕闲孙先生墓志铭》。
猜你喜欢

鳌峰草堂歌十首·其四

平生最爱方思道,方外更交孙太初。

作吏隐居非我意,南巡新上万言书。

(0)

圣驾临雍词八首·其五

庭覆红云午日晴,蓝袍次第列诸生。

六龙不在烟霄外,驰道中间板轿行。

(0)

阳春曲十首·其五

山歌水调唱丰年,渔鼓荷衣舞列仙。

红抹额骑飧料马,锦䄡䄖簇采莲船。

(0)

丽江同萧侍御作二首·其二

圣主乘龙日好文,高贤簪豸起青云。

长才渐入麒麟画,雅兴犹悬鹿豕群。

(0)

答张愈光留别

淮南阻绝兵戈际,冀北逢迎瘴疠馀。

万里知心仍此别,他时携手定何如。

荒台脩竹经梁苑,匹马孤烟度楚墟。

彩服到家安稳甚,早挥潘笔赋閒居。

(0)

玉虚岩

九渡越清涧,七盘转层厓。

高树落馀雪,阴壑青夏苔。

云龛举步险,风穴流音哀。

方隅问屡眩,昏旦候莫谐。

路尽益岑寂,俗驾何因来。

(0)
诗词分类
闺怨 羁旅 奉和 赞颂 应制 离愁 伤春 忆昔 闺思 黄河 访友 劝勉 喜悦 竹子 客愁 写山 写鸟 亲情
诗人
方献夫 陈棣 杨杰 王祎 徐树铮 张宪 释子淳 周巽 祝廷华 唐桂芳 吴琏 蒲寿宬 李寄 张九成 阳枋 陈淳 杨芳灿 赵鼎臣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