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树琼枝照柏台,碧纱高卷绝尘埃。
平生未识东风面,可有秋香带月来。
玉树琼枝照柏台,碧纱高卷绝尘埃。
平生未识东风面,可有秋香带月来。
这首明代诗人黎瞻的《宿柏台》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柏台的清幽与静谧。首句“玉树琼枝照柏台”,以“玉树琼枝”比喻柏树的枝叶,形象地展现了柏树在月光下晶莹剔透、光彩照人的景象,仿佛是镶嵌在柏台上的珍贵宝石,营造出一种超凡脱俗的氛围。
接着,“碧纱高卷绝尘埃”一句,通过“碧纱”的比喻,进一步强调了环境的清雅和远离尘世的纯净。高卷的碧纱不仅隔绝了外界的喧嚣,也暗示着诗人内心的宁静与超然,营造了一种超脱世俗、心静如水的意境。
“平生未识东风面,可有秋香带月来”两句,则表达了诗人对自然之美的独特感悟。前句“平生未识东风面”意味着诗人一生未曾亲身体验春风拂面的美好,后句“可有秋香带月来”则以反问的形式,表达了诗人对秋夜月色中飘来的香气的期待与向往,暗示了诗人对自然之美的深刻理解和内心深处的渴望。这两句诗不仅展现了诗人对自然之美的独特感受,也体现了其对美好事物的追求与向往。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柏台环境的细腻描绘以及对自然之美的深刻感悟,展现了诗人超脱尘世、追求内心宁静的精神境界,语言清新脱俗,意境深远,富有哲理意味。
骠国乐,骠国乐,出自大海西南角。
雍羌之子舒难陀,来献南音奉正朔。
德宗立仗御紫庭,黈纩不塞为尔听。
玉螺一吹椎髻耸,铜鼓一击文身踊。
珠缨炫转星宿摇,花鬘斗薮龙蛇动。
曲终王子启圣人,臣父愿为唐外臣。
左右欢呼何翕习,至尊德广之所及。
须臾百辟诣阁门,俯伏拜表贺至尊。
伏见骠人献新乐,请书国史传子孙。
时有击壤老农父,暗测君心闲独语。
闻君政化甚圣明,欲感人心致太平。
感人在近不在远,太平由实非由声。
观身理国国可济,君如心兮民如体。
体生疾苦心憯凄,民得和平君恺悌。
贞元之民若未安,骠乐虽闻君不叹。
贞元之民苟无病,骠乐不来君亦圣。
骠乐骠乐徒喧喧,不如闻此刍荛言。
《骠国乐-欲王化之先迩后远也》【唐·白居易】骠国乐,骠国乐,出自大海西南角。雍羌之子舒难陀,来献南音奉正朔。德宗立仗御紫庭,黈纩不塞为尔听。玉螺一吹椎髻耸,铜鼓一击文身踊。珠缨炫转星宿摇,花鬘斗薮龙蛇动。曲终王子启圣人,臣父愿为唐外臣。左右欢呼何翕习,至尊德广之所及。须臾百辟诣阁门,俯伏拜表贺至尊。伏见骠人献新乐,请书国史传子孙。时有击壤老农父,暗测君心闲独语。闻君政化甚圣明,欲感人心致太平。感人在近不在远,太平由实非由声。观身理国国可济,君如心兮民如体。体生疾苦心憯凄,民得和平君恺悌。贞元之民若未安,骠乐虽闻君不叹。贞元之民苟无病,骠乐不来君亦圣。骠乐骠乐徒喧喧,不如闻此刍荛言。
https://shici.929r.com/shici/MgMI6FPgP.html
郁金香汗裛歌巾,山石榴花染舞裙。
好似文君还对酒,胜于神女不归云。
梦中那及觉时见,宋玉荆王应羡君。
结托白须伴,因依青竹丛。
题诗新壁上,过酒小窗中。
深院晚无日,虚檐凉有风。
金貂醉看好,回首紫垣东。
从哭李来伤道气,自亡元后减诗情。
金丹同学都无益,水竹邻居竟不成。
月夜若为游曲水,花时那忍到升平。
如年七十身犹在,但恐伤心无处行。
水南水北雪纷纷,雪里欢游莫厌频。
日日暗来唯老病,年年少去是交亲。
碧毡帐暖梅花湿,红燎炉香竹叶春。
今日邹枚俱在洛,梁园置酒召何人。
闲居静侣偶相招,小饮初酣琴欲调。
我正风前弄秋思,君应天上听云韶。
[云韶,雅曲,上多与宰相同听之。
]时和始见陶钧力,物遂方知盛圣朝。
双凤栖梧鱼在藻,飞沈随分各逍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