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白鹿洞书院》
《白鹿洞书院》全文
宋 / 钱闻诗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庚]韵

锡名有旨感皇明,百载荒基一日营。

白鹿虽无归洞迹,青衿犹有读书声。

尘中讲贯似难入,静里工夫终易成。

孕出庐山真秀气,宁无渭钓与莘耕。

(0)
注释
锡名:指寺庙的名字。
旨:恩泽,指皇帝的恩赐。
皇明:皇朝的光明,代指明君。
荒基:废弃的基业。
白鹿:象征隐士或高洁之士。
归洞迹:返回隐居之地的踪迹。
青衿:古代学子的服装,借指读书人。
读书声:读书的声音。
尘中:世俗之中,尘世间。
讲贯:传授学问。
静里工夫:在宁静中的修炼。
终易成:最终容易达成。
孕出:孕育产生。
庐山:著名的山川,这里可能象征文化或人才。
真秀气:真正的秀美气质。
渭钓:渭水垂钓,指姜子牙在渭水边钓鱼等待贤主的故事。
莘耕:莘野耕读,指孔子弟子颜回在贫苦中坚持学习。
翻译
锡命名的寺庙感受皇朝的恩泽,百年荒废的基业一日间重建。
白鹿虽然没有返回洞穴的踪迹,但书声依然在青衫学子中回荡。
在尘世喧嚣中传授学问似乎不易,但在宁静中修炼功夫终究能达成。
庐山孕育的真正秀美之气,怎能没有像渭水垂钓和莘野耕读那样的贤人故事。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钱闻诗所作的《白鹿洞书院》,表达了对白鹿洞书院重修的赞美和对其教育传统的敬仰。首句"锡名有旨感皇明",体现了朝廷对教育的重视和书院命名的深意;"百载荒基一日营"描绘了书院从荒废到重建的沧桑变化。接下来的"白鹿虽无归洞迹,青衿犹有读书声",以白鹿和学子读书声的对比,寓言了书院虽无仙踪,但学术之风犹存。

"尘中讲贯似难入,静里工夫终易成",强调在喧嚣尘世中深入学习的不易,但在宁静中修炼则更容易有所收获。最后两句"孕出庐山真秀气,宁无渭钓与莘耕",借庐山的秀美寓意书院培养的人才如同秀气的庐山,暗示书院孕育出众多优秀人才,如同古人渭水垂钓的姜子牙或莘野耕读的伊尹,期待其能成就一番事业。

整体来看,这首诗以白鹿洞书院为背景,既赞扬了其历史底蕴,又寄寓了对后学的期望,展现了诗人深厚的教育情怀。

作者介绍

钱闻诗
朝代:宋

成都人,字子言。孝宗淳熙中知南康军。工诗。有《庐山杂著》。
猜你喜欢

侄垲本一名字诗

小阮书来求字说,篁翁属汝在躬行。

杂然为学圣所戒,洿处作基那得成。

立志要同莘上尹,遗书休负洛中程。

一缄不尽千里意,珍重先公手命名。

(0)

寿李侍御思承母

宝婺流辉启寿符,名郎承诏向三吴。

萱花堂背春占鹊,柏树台端晓集乌。

云绕旧家邻太岳,酒成新味似蓬壶。

酡颜百岁知无恙,看取鸾封出帝都。

(0)

与庄定山司副潘时用待诏同至李宾之学士先茔登古城·其一

看山空负一秋强,出郭来抛半日忙。

草没断堤牵步远,柳拖斜日送阴长。

百年丘垄怀先辈,几处园林似故乡。

却尽壶觞临涧水,恨无渔笛和沧浪。

(0)

辋川图为段中贵题

右丞家住东南麓,石径盘云走川曲。

山亭冰榭连数村,物色依稀画难足。

右丞一去今几尘,披图忽见终南春。

水榭山亭渺何许,却道园林都逼真。

真耶画耶两陈迹,秀句翻成北山榭。

当时习静亦少人,诗板寥寥仅裴迪。

孟城坳近华子岗,芙蓉花乱辛夷香。

青莎濛濛鹿群过,白石齿齿滩声长。

椒园栅锁山梁右,竹馆门开野塘口。

几多幽胜落荒寒,泉石遭逢正非偶。

文昌好古居凤城,胸中丘壑千金轻。

宋摹唐本此第一,粉黛碌碌难为情。

玩芳亭与临湖并,生意满前春烱烱。

我欲颜之小辋川,看尽题诗啜新茗。

(0)

送刘仁仲修撰还蜀

豸冠投老住江乡,之子归宁下玉堂。

路指白盐论万里,史成金匮重三长。

寿尊满注郫筒酒,舞袖遥分汉殿香。

还阙有期应暂别,不须开宴奏清商。

(0)

八里湾复会亚卿同行至开河驿始别

客路重逢喜倍增,几人相好是心朋。

爱君才似鸡群鹤,笑我船同骥尾蝇。

别思渐浓频唤酒,和章难续更挑灯。

薰风有约陪鸳序,忠告时时得敬承。

(0)
诗词分类
幼儿必背 小学必背 初中必背 高中必背 秋天 菊花 梅花 春节 读书 七夕 春天 爱国 哲理 送别 端午节 思念 友情 月亮
诗人
珠帘秀 高崇文 丁立诚 皇甫谧 曾允元 张巡 源乾曜 于志宁 陈瑸 诸葛恪 崔液 徐锴 高力士 欧阳衮 丁宝臣 黄宽 储大文 梁鸿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