寸梗悠悠寄一城,主人留客亦多情。
目穷断雁投空影,耳著清江彻晓声。
浊酒半樽心易醉,远书一字眼偏明。
无家更甚无鱼苦,付与先生好细评。
寸梗悠悠寄一城,主人留客亦多情。
目穷断雁投空影,耳著清江彻晓声。
浊酒半樽心易醉,远书一字眼偏明。
无家更甚无鱼苦,付与先生好细评。
这首诗是一幅深邃的山水画,诗人以精妙的笔触勾勒出一片宁静而又略带寂寞的意境。"寸梗悠悠寄一城",开篇便设定了一个空间感,即一个小小的梗概中蕴含着整个城市的景象和情怀。接着"主人留客亦多情"透露出诗人对主人的深厚情谊。
第三句"目穷断雁投空影"描绘了一幅画面:远处的野鸭在天际飞翔,偶尔投下的身影落在清澈的水面上,这不仅是视觉上的享受,更是一种心灵的触动。紧接着"耳著清江彻晓声"则用听觉来感受那清晨江边的宁静与纯净。
诗中的"浊酒半樽心易醉,远书一字眼偏明"两句,表达了诗人在饮酒和阅读时的心境。浊酒虽然不胜,但诗人的心却容易醉在这片刻的安宁之中;而远方来的信件,只需看到一个字便能让诗人的眼睛变得异常敏锐。这是对内心世界的一种描绘,显示出诗人对于生活细节的感受和对文字信息的渴望。
最后两句"无家更甚无鱼苦,付与先生好细评"则流露出诗人内心深处的孤独与苦楚。诗人自比为没有家庭也如同没有鱼一样的困顿,这种境遇交给了“先生”去细细品评。这不仅是对现实生活状态的一种隐喻,也是对知识分子精神追求和物质匮乏之间矛盾的心声。
总体来说,这首诗通过对自然景物的精致描绘,表达了诗人内心世界的丰富与复杂,以及对生活、友情和精神寄托的深刻感悟。
飞花万点扑征衣,南浦依依怨落晖。
肠断离亭烟柳色,留君不住共春归。
初冬可读书,披帷对月影。
困穷亦何常,天意默示警。
所期在远大,忘此清夜永。
经义纂孟荀,如汲得修绠。
摛辞芟缪悠,百家足驰骋。
蕴辉珠处渊,含英金在矿。
世人竞目睫,欲语还如哽。
但求寡悔尤,焉用名炳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