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示两儿·其一》
《示两儿·其一》全文
清 / 李果   形式: 古风  押[梗]韵

初冬可读书,披帷对月影。

困穷亦何常,天意默示警。

所期在远大,忘此清夜永。

经义纂孟荀,如汲得修绠。

摛辞芟缪悠,百家足驰骋。

蕴辉珠处渊,含英金在矿。

世人竞目睫,欲语还如哽。

但求寡悔尤,焉用名炳炳。

(0)
鉴赏

这首诗《示两儿(其一)》由清代诗人李果所作,通过细腻的笔触,表达了对读书与人生哲理的深刻思考。

首句“初冬可读书,披帷对月影”描绘了初冬时节,诗人独自在窗前,面对着月光阅读的情景,营造出一种静谧而深邃的氛围。接着,“困穷亦何常,天意默示警”两句,诗人借自然界的景象,暗示人生的起伏不定,以及天意的启示,提醒人们要有所警觉,面对生活的各种挑战。

“所期在远大,忘此清夜永”表达了诗人对于未来抱有远大的期望,同时又能够放下眼前的时光,展现出一种超脱的态度。“经义纂孟荀,如汲得修绠”则进一步强调了学习的重要性,将知识比作汲取生命的长绳,寓意着通过不断学习,可以获取更多的人生智慧和力量。

“摛辞芟缪悠,百家足驰骋”说明了诗人对于文字和思想的追求,认为可以通过广泛涉猎百家之言,丰富自己的思想,提升表达能力。“蕴辉珠处渊,含英金在矿”运用比喻,形象地描绘了知识如同深藏于渊底的珍珠和矿石中的黄金,需要挖掘和提炼才能显现其价值。

最后,“世人竞目睫,欲语还如哽”反映了社会上人们对于名利的追逐,往往忽视了内心的真正需求和情感的交流。“但求寡悔尤,焉用名炳炳”则是诗人对这种现象的反思,主张追求内心的平静和满足,而不是过分追求外在的名声和荣誉。

整体而言,这首诗不仅展现了诗人对读书和人生的深刻感悟,也体现了其对社会现象的洞察和批判,具有较高的文学价值和思想深度。

作者介绍

李果
朝代:清

(1679—1751)清江苏长洲人,字实夫,一字硕夫,号客山,又号在亭。布衣。家贫苦学,后以诗文名。与陈鹏年交善。有《在亭丛稿》、《咏归亭诗钞》、《石闾集》。
猜你喜欢

得故人书

风前一纸故人书,上说相思下起居。

却道梅溪新事业,声名全胜绍兴初。

(0)

送人还鄱阳

东西湖水百花洲,行子归时雪已收。

明月可能随客去,浮云自足使人愁。

重来柳树应千尺,相见梅花隔数州。

我亦高歌望吾子,春风好在仲宣楼。

(0)

送客

携手出门倍惆怅,北风吹丹枫树林。

栅中鸡鸣天地醒,城头雁去江湖深。

行人万里少归梦,烈士向来多苦心。

东西相望道路远,一书会抵双南金。

(0)

过□□□□□□

何日先生起九原,已将灵气返山川。

论诗转觉庾陶近,佐主终惭稷契贤。

拱木笙竽犹落日,荒丘翁仲只寒烟。

当时故物青山在,说到英雄意惘然。

(0)

登石头城二首·其二

石头遗堞满苍苔,前日英雄安在哉。

芳草离离为谁绿?野花漠漠向人开。

鼎湖云暗龙先去,建业城荒凤不来。

二月江南梅未发,北风日夜涨黄埃。

(0)

送仲亨文学精舍山长

子合谈经上石渠,更从文学住精庐。

到家为觅言偃宅,弛担先藏笠泽书。

日落青天犹过雁,雪消新水欲生鱼。

传闻圣世求遗士,倘召君乘谒者车。

(0)
诗词分类
七夕节 乐观 地点 抒情 赠答 写雪 西湖 写水 生活 愤慨 忧国忧民 思亲 伤感 感慨 军旅 离别 乐府 壮志难酬
诗人
曹叡 文征明 启功 卓文君 吉鸿昌 李嘉佑 沈雁冰 惠能 来鹄 唐温如 魏征 林佩环 刘子玄 刘昚虚 李季兰 赵徵明 仲子陵 陈慥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