款重门、玉尊初罢,疏香时度帘隙。
西阑一树垂垂发,消得何郎词笔。春正寂。
算剑外漂零,花与人俱客。孤云片石。
便梦到庭阴,有人应妒,羁思冷湘瑟。
年时事,负了苔边游屐。相思偏在故国。
忍寒一夜吹横玉,只有素娥曾识。忘不得。
是初渌轻烟,孤艇江南驿。东归甚日。
去七里溪光,画眉啼处,与子弄寒碧。
款重门、玉尊初罢,疏香时度帘隙。
西阑一树垂垂发,消得何郎词笔。春正寂。
算剑外漂零,花与人俱客。孤云片石。
便梦到庭阴,有人应妒,羁思冷湘瑟。
年时事,负了苔边游屐。相思偏在故国。
忍寒一夜吹横玉,只有素娥曾识。忘不得。
是初渌轻烟,孤艇江南驿。东归甚日。
去七里溪光,画眉啼处,与子弄寒碧。
这首《摸鱼子·憩园探梅,柬次泉》是清代末年至近代初的冯煦所作,描绘了一幅探梅赏景、怀旧思乡的画面。词的开篇以“款重门、玉尊初罢”起兴,暗示夜深人静,酒意微醒,诗人步入园中探梅。"疏香时度帘隙"则写出梅花香气透过帘幕,带来一丝清新。
接着,“西阑一树垂垂发”描绘了梅花盛开的景象,仿佛能感受到何郎(何逊,南朝梁诗人)的文采。“春正寂”三字,渲染出春天的寂静,而词人感叹自己身处异乡,如同飘零的剑客和花朵,皆为过客。“孤云片石”象征孤独,梦中庭阴的景象更添离愁,让人联想到湘瑟的幽怨。
“年时事,负了苔边游屐”回忆往昔,惋惜未能尽情游赏苔径。接下来,“相思偏在故国”直抒胸臆,表达了对故乡的深深思念。夜晚寒风吹过,只有素娥(月宫仙女)能理解词人的孤寂。“忘不得”三字道出对江南美景的难以忘怀,尤其是那“初渌轻烟,孤艇江南驿”的画面。
结尾,“东归甚日”期盼归期,想象自己回到七里溪边,画眉鸟的啼声与寒碧相映,与友人共赏美景,流露出对友情的珍视和对未来的期待。整体上,这首词情感深沉,语言优美,展现了词人细腻的情感世界和对家乡的深深眷恋。
画史纷纷满天下,君之此图谁所画。
倚山茅屋野人居,门前何得将军马。
得非孔明卧隆中,坐令玄德来趋风。
十载烟尘战群虎,一朝云气随飞龙。
英雄契合人莫测,宛如鱼水欢相得。
抱膝长歌梁父吟,上马已无曹孟德。
三分割据功业成,用之惟在知人明。
千钧汉鼎悬三顾,丹青欲写空凝情。
呜呼河北二十四郡堕名城,君王不识颜真卿。
露洗新秋,天浮灏气,桐孙初长庭隅。
绷裁红锦,门左记垂弧。
白发萱亲笑道,于今见、四叶喜荣敷。
天台路,吾儿知不,倩雁报安书。
山中何所有,石田茅屋,菊径瓜区。
更寒窗老砚,他年尽传渠。
愿汝身如犊健,看书罢、更学把犁锄。
称乡里,善人可矣,卿相又何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