露洗新秋,天浮灏气,桐孙初长庭隅。
绷裁红锦,门左记垂弧。
白发萱亲笑道,于今见、四叶喜荣敷。
天台路,吾儿知不,倩雁报安书。
山中何所有,石田茅屋,菊径瓜区。
更寒窗老砚,他年尽传渠。
愿汝身如犊健,看书罢、更学把犁锄。
称乡里,善人可矣,卿相又何如。
露洗新秋,天浮灏气,桐孙初长庭隅。
绷裁红锦,门左记垂弧。
白发萱亲笑道,于今见、四叶喜荣敷。
天台路,吾儿知不,倩雁报安书。
山中何所有,石田茅屋,菊径瓜区。
更寒窗老砚,他年尽传渠。
愿汝身如犊健,看书罢、更学把犁锄。
称乡里,善人可矣,卿相又何如。
这首元代吴景奎的《满庭芳·己夘七月十一日得颖》描绘了秋季清新景象与家庭温馨的场景。开篇“露洗新秋,天浮灏气,桐孙初长庭隅”写出了秋露洗净了暑气,梧桐树的新叶在庭院的一角悄然生长,营造出宁静而生机勃勃的画面。接着,“绷裁红锦,门左记垂弧”描述了为孩子准备的红色锦缎和庆祝成长的仪式,体现了家庭的喜悦和对孩子的关爱。
“白发萱亲笑道,于今见、四叶喜荣敷”描绘了母亲的笑容,她看到孩子成长的喜悦,犹如萱草般欣慰。接下来,词人期盼孩子能像天台路上的信使一样,通过大雁传递平安的消息。“天台路,吾儿知不,倩雁报安书”表达了对孩子的期待和对远方的牵挂。
下片转向对孩子未来的设想,“山中何所有,石田茅屋,菊径瓜区”描绘了一幅简朴而宁静的田园生活图景,希望孩子能在这样的环境中学习耕读,传承知识。“愿汝身如犊健,看书罢、更学把犁锄”表达了对儿子健康和勤劳的期望,读书之余也能体验农事劳作。
最后,“称乡里,善人可矣,卿相又何如”以朴素的乡间生活理想收尾,认为做一个善良的人比追求高位更为重要,表达了词人对于孩子品性的期许。整首词情感真挚,充满了对家庭和后代的深深关怀。
季孟假神纠众族,子阳木偶修边幅。
天水将军益州牧,始皆应汉如伯叔。
误疑一姓不再兴,妄比天下十逐鹿。
鼎非吴魏强分三,国异楚齐俱毕六。
帝王有真人非敌,英雄觉悟天永禄。
何须苦恨符高言,且欲终违王命录。
秦尉时殊莫漫希,井蛙世并应齐伏。
未能旗鼓更相当,自合低头姑陆陆。
岂知四海万民同,度外终难二子独。
那许丸泥塞故关,已闻聚米成新谷。
西域奔亡少子束,既得陇焉复望蜀。
八克天威谁敢触,一纪虚名数果促。
地下相逢休痛哭,西伯西帝空惭恧。
洞胸何似子衔玉,相倚相矜徒自毒。
如山范景仁,确乎不可拔。
廷争万乘前,龙鳞日几捋。
至言金石贯,浩气鬼神夺。
国本建诸初,庙名正其末。
两朝社稷尊,众议资裁割。
南士起纷更,嚣陵出禁闼。
忠爱何所容,歌吟空自豁。
银青再辞荣,党碑非预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