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山范景仁,确乎不可拔。
廷争万乘前,龙鳞日几捋。
至言金石贯,浩气鬼神夺。
国本建诸初,庙名正其末。
两朝社稷尊,众议资裁割。
南士起纷更,嚣陵出禁闼。
忠爱何所容,歌吟空自豁。
银青再辞荣,党碑非预脱。
如山范景仁,确乎不可拔。
廷争万乘前,龙鳞日几捋。
至言金石贯,浩气鬼神夺。
国本建诸初,庙名正其末。
两朝社稷尊,众议资裁割。
南士起纷更,嚣陵出禁闼。
忠爱何所容,歌吟空自豁。
银青再辞荣,党碑非预脱。
此诗赞颂了北宋时期大臣范景仁(即范镇)的高尚品德与卓越功绩。诗人郭之奇以“如山”形容范镇的坚定不可动摇,凸显其人格的崇高与意志的坚强。范镇在朝廷上敢于直言,不畏权势,多次触怒皇帝,但其忠诚与正直的言论如同金石穿孔,震撼人心,甚至让天地鬼神为之动容。
诗中提到范镇在两朝时期为国家立下稳固的根基,其意见和建议对国家决策起到了关键作用。他不仅在政治上贡献卓著,还通过自己的言行影响了社会风气,即使在南方士人中也引发了广泛讨论。然而,面对外界的纷扰与压力,范镇始终保持忠心与爱心,他的内心情感只能通过歌唱与吟诵来抒发。
最后,范镇两次辞去官职,拒绝了荣誉,这体现了他淡泊名利、坚守原则的高尚情操。诗中虽未直接提及“党碑”,但可以理解为范镇在政治立场上的坚定,即使面临争议与误解,也不改变自己的信念。
整体而言,这首诗高度赞扬了范镇作为一位忠诚、正直、有远见的政治家的品质,以及他在历史长河中的重要地位。